佛教问答750题

再版说明

一、本书是由海尸道人原编《佛教问答》及《佛教答问选录》二书合辑而成。我局在再版时,从中精选出750题,并作了整理、编号及标点等。

二、本书所涉及的题材广泛,内容丰富,汇集了信众在学习教理、日常行持等各方面所产生的一些疑问,由谛闲法师(1858—1932)、范古农居士(1881一1951)根据经论典籍和实修经验,给予解答,是学佛者不可缺少的学习手册,也是佛教居士团体学习教理的必备教材。

上海佛学书局  1992.7.11

 

1.问:先生信仰何教?

答:信仰佛教。

2.问:信仰佛教,先作何式?

答:应先皈依三宝,皈与归同。

3.问:何谓三宝?

答:三者为佛法僧,以能利益世间,希有难遇,故喻称宝。

4.问:何者为佛?

答:佛者得无上正遍知之人,教主之德号,其义为觉者。所谓自觉、觉他、觉行圆满也。

5.问:何者为法?

答:法者救世度人之道,载在藏经者,佛之所以教也。其义为轨持,所谓任持自性,轨生物解也。

6.问:何者为僧?

答:僧者学佛言行,传佛教化之人,其义为和合众。所渭解脱同证、身同住、口无诤、意同悦、见同解、戒同修、利同均也。

7.问:皈依之式若何?

答:在佛僧前,焚香礼拜,长跪合掌,至心发愿。誓言:弟子某,皈依佛,皈依法,皈依僧,如是三称。又言:弟子某,皈依佛竟,皈依法竟,皈依僧竟,如是三称。

8.问:皈依三宝,有何因由?

答:皈依佛,为佛有无量功德故。皈依法,为法有大利益故。皈依僧,为僧能正修行,自利利他故。

9.问:皈依三宝,有何效果?

答:皈依佛,不堕地狱。皈依法,不堕饿鬼。皈依僧,不堕旁生。

10.问:尚有何式?

答:尚有礼拜、赞叹、供养、忏悔、发愿等式。

11.问:何为礼拜?

答:为对于佛像,或心想佛的,五体投地,顶礼稽首也。对于法僧亦然。

12.问:对法如何礼拜?

答:供经于桌,口称经题及经中某字,(如、是、我、闻,……)至心顶礼一拜,如拜《华严经》者,称“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‘如’字法宝”,一拜。再称“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‘是’字法宝”,一拜。“我”字以下皆然。

13.问:何为赞叹?

答:为以偈颂,赞扬三宝功德、叹美三宝利益也。

14.问:何为供养?

答:为以香、花、灯、烛、幢、幡、宝盖等供献于佛,而敬养之。于法僧亦然。供养僧众,尚有以衣服、卧具、饮食、汤药者。

15.问:对于法宝既如佛僧一样礼供,足见敬法之至,但平日安放经籍,宜如何办法。方不失敬?

答:宜安放清洁之处,包以净布尤佳。勿乱堆桌架上,勿杂置他籍中,勿放在椅凳床榻上。诵读翻阅时,均须洁手正身,中途辍诵者,用布覆之。携取者,宜手捧,勿胁挟。

16.问:何为忏悔?

答:于三宝前,发露己罪。痛责悔改,哀求证明,决不复作也。

17.问:何为发愿?

答:于三宝前,陈述己愿,立志修行,虔请加被,令得圆满也。

18.问:尚有回向,其式若何?

答:此包括在发愿内。谓以所修善行功德,回转向于己所愿处,令速成就也。总有三处:一向佛果,令所行作成佛之资也。二向众生,以己利施人也。三向理性,不执事相也。

19.问:佛是人欤?

答:在人道所见者是人,此为佛之应身。

20.问:何为应身?

答:赴感而来曰应。佛身有三:法报二身,玄奥难知,故今且言应身。

21.问:佛是何国人?

答:印度古国迦毗罗王子。

22.问:迦毗罗王之国,今为何地?

答:据英人恭宁翰考,在今乌德城东百里,名哥尔克波尔,为佛本生处。

23.问:佛既是人,何时诞生?

答:周昭王二十四年,甲寅之岁,四月八日诞生。

24.问:佛父母为谁?

答:父为净饭王,母为摩耶夫人。

25.问:佛为王子,何以成佛?

答:王子年十九,出家修道。三十岁,于摩竭陀国菩提树下得无上正遍知。时在周穆王二年癸未。十二月八日,即今腊八日是也。

26.问:佛所修何道?

答:知一切法,惟心所作,专于心地,拂除障垢,而达光明自在之境。所谓破无明,证法身也。

27.问:佛何姓名?

答:姓释迦,名牟尼。

28.问:释迦牟尼何义?

答:释迦此云能仁,大慈之义。牟尼此云寂默,大智之义。

29.问:释迦成佛后,作何事业?

答:即以自己成佛之法,教化世间。

30.问:教化何等人,令得何益?

答:教化凡人,令成圣种;教化罗汉,令作菩萨;教化菩萨,令入佛位。

31.问:何为凡人?

答:庸愚之辈,六道众生,皆是。

32.问:何为六道?

答:世间凡夫,分为六辈,各由其道,故曰六道。其名曰地狱,饿鬼、旁生、天、人、阿修罗。

33.问:何为众生?

答:即是一切有生命之物,以其受生因缘不一,故曰众生。

34.问:何为地狱?

答:居于地内,状若牢狱,此辈众生,受苦最剧,有八热八寒等类。

35.问:何为饿鬼?

答:鬼神之类,以常受饥虚,心无厌足,故称饿鬼,有无财、少财、多财等别。

36.问:何为旁生?

答:禽兽鳞虫之类,以形体横斜,故称旁生。以上三辈,俱是恶业之所招感,故又称三恶道。

37.问:何为天?

答:在人间之上,有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三类,共二十八天。

38.问:何为阿修罗?

答:阿修罗,此云无酒,又云非天,居近须弥山大海中,好与天斗。此二辈及人。俱是善业之所招感。故称为三善道。

39.问:二十八天。其名若何?

答:地居有四王天,忉利天。(此即三十三天。以有三十三个天国故。)空居有夜摩天、兜率天、乐化天、他化自在天。此为欲界六天,有饮食男女睡眠之欲,与人间同。

色界有十八天:曰梵众、梵辅、大梵,初禅所生。曰少光、无量光、光音,二禅所生。曰少净、无量净、遍净,三禅所生。曰无云、福生、广果,四禅凡夫所生。此外无想天,外道所居。无烦、无热、善见、善现、色究竟,三果圣人所居。此十八天,虽离欲网,尚具色身,故曰色界。

此上有空无边处、识无边处、无所有处、非想非非想处四天,只有心识,而无色身,故曰无色界。

40.问:吾辈人道。佛如何说?

答:佛说人道,以所居之地,别为四类。地分四大洲:在东者曰胜身,在南者曰赡部,在西者曰牛货,在北者曰胜处。身量寿命,长短有殊。若论果报,南洲为下下,若得值佛,南洲为上上。佛生印度,是在南洲之中,我国中华,是在南洲东部。按赡部又译阎浮提,义为胜金。

41.问:神仙妖怪,当属何道?

答:神属鬼,即饿鬼中之多财者。仙属人,别得生理,或属鬼,谓灵鬼等;或属天,为四王天所统摄。妖怪,则多鬼畜矣。

42.问:须弥山何在?

答:须弥此云妙高,在四洲中央。

43.问:何为圣种?

答:凡夫造业受报,常在六道,生死轮转,不得出离。反是即谓之圣,其种有四。一声闻、二缘觉、三菩萨、四如来。

44.问:何为声闻?

答:闻佛说法音声,而得道果,故曰声闻。其类有四:一须陀洹、二斯陀含、三阿那含、四阿罗汉。

45.问:声闻四果,其义若何?

答:须陀洹此云预流,谓初预圣流,七番生死,得阿罗汉。斯陀含此云一往来,一番生死,便得阿罗汉。阿那含此云不还,尽此一生,便得阿罗汉。阿罗汉此云无生,谓永不复来三界受生也,此为四果之极。

46.问:何为缘觉?

答:谓观因缘生法,而证觉道,故曰缘觉。其出离三界,与罗汉同,而德乃较胜。

47.问:何为菩萨?

答:具云菩提萨埵,此谓觉有情,为内怀佛道。外现凡相者。

48.问:何为如来?

答:佛有十种德号,此居其首。不变曰如,随缘曰来。佛有不变之体,随缘之用,故号曰如来。按十种德号,谓如来、应供、正遍知、明行足、善逝、世间解无上士、调御丈夫、天人师、佛、世尊。

49.问:佛以何等法为教化?

答:以因果、四谛、十二因缘、六度、四摄等法,教化众生。

50.问:何为因果?

答:一切事物,必有由起,是之谓因,必有终趣,是之谓果。

51.问:因果之法若何?

答:因果之法,以同类相应为定律。故善因结善果,恶因结恶果。

52.问:颜回(春秋末鲁国人,孔子学生)仁而夭,盗跖 (春秋战国时人)暴而寿,于因果何说?

答:因果之法,通乎三世。仁暴但植来世之因,果尚未至;夭寿乃食前世之果,因在曩时。若局于一世,乌能穷因果之理,而徵相应之实乎?

53.问:前世人非今世人。今世人非后世人。何能食果受报?

答:躯体虽异,心识无殊,故有不昧前因者,如结草衔环(喻为受恩深重,虽死也要报答)之类。

54.问:心识乃躯体之作用,躯体既易,而云心识不改何耶?

答:子但知心识为躯体之作用,而不知躯体乃心识之表相,惟心识有执受之力,故躯体得以坏于前而更成于后。若心识随躯体而亡,则生物早已绝灭于世矣,安有今日尔我之躯体乎?

55.问:受因果之教者,有何利益?

答:知有因,则受苦者不怨尤;知有果,则为善者劝,为恶者戒。

56.问:何为四谛?

答:一曰苦谛,二曰集谛、三曰灭谛、四曰道谛。谛者,详审之言,真实之法也。

57.问:何为苦谛?

答:佛说有八种苦,弥纶世间。一曰生苦、二曰老苦、三曰病苦、四曰死苦、五曰爱别离苦、六曰怨憎会苦、七曰求不得苦、八曰五阴炽盛苦。

58.问:世间岂无乐事乎?

答:乐亦是苦。盖世间之乐,常易坏灭,乐坏灭时,其苦倍盛。乐为苦因,是名坏苦。

59.问:尚有不苦不乐时,岂亦是苦?

答:是名行苦。虽不现苦乐之相,而身心迁变,流转不停,故亦是苦。尝见世人以无事为苦而欲寻事者,是可证也。

60.问:何为五阴炽盛?

答:我人身心,可分为五:一色、二受、三想、四行、五识。阴,覆盖也,常被笼罩,难可解脱,故曰炽盛。例如声色之欲,动辄纵发,临事有扰恼之苦,事后身心俱病,苦孰甚焉。且因其造业,感招后报,尤为众苦之先导者矣。

61.问:何者为色?

答:有质碍者为色。其相有四:为地、水、火、风。凡固体通名为地,凡液体通名为水,凡气体通名为风,其温度则名曰火。身内如是。身外亦然。

62.问:何者为受?

答:心能领纳外色,名之曰受。

63.问:何者为想?

答:心感受外色后,能如外色而想像之,是为想。

64.问:何者为行?

答:心想外色后,即有好恶之念,发为身口之业,是名曰行。

65.问:何者为识?

答:对于外色,种种分别,记忆不忘,是名曰识。

66.问:识有几种?

答:识有六种:缘眼见色,名曰眼识。缘耳闻声,名曰耳识。缘鼻嗅香,名曰鼻识。缘舌知味,名曰舌识。缘身觉触,名曰身识。了别想像,是为意识。按大乘法,再开意识为意及藏识。总为八识。

67.问:何谓集谛?

答:佛说一切苦恼,起于贪嗔痴三种意恶。以此三者,有招集苦果之义,故称曰集。

68.问:何以言起于贪?

答:贪则求,求而不得,则苦恼生;求而得之非以为足,则苦恼生。

69.问:何以言起于嗔?

答:尤人怨物,丧心致愤,则苦恼生。

70.问:何以言起于痴?

答:以无为有,以妄为真,祈神祷鬼空生畏怖,则苦恼生。

71.问:何为灭谛?

答:佛说贪嗔痴灭,则苦恼灭。三种意恶,断除净尽,则苦恼真实消灭,故曰灭谛。

72.问:何为道谛?

答:佛说欲灭苦者,当修行八种圣道:一曰正见、二曰正思、三曰正语、四曰正业、五曰正进、六曰正定、七曰正念、八曰正命。

73.问:何为正见?

答:识因果,明邪正,是谓正见。

74.问:何谓正思?

答:常思济物利人,是谓正思。

75.问:何谓正语?

答:远离妄言、两舌、恶口、绮语。常作真实、和悦、柔软、审思之语,是谓正语。

76.问:何谓正业?

答:不为猎、渔、屠、牧、造酒等业,及制一切伤人之具者,是谓正业。

77.问:何谓正进?

答:见恶务去,见善务兴,力行不怠,是谓正进。

78.问:何为正定?

答:行佛教诫,坚持不动,是谓正定。

79.问:何谓正念?

答:于佛法僧,常念不忘,是谓正念。

8O.问:何谓正命?

答:不犯禁戒,清净自活,是谓正命。

81.问:说四谛法,有何义趣?

答:令闻者知“苦”断“集”,慕“灭”修“道”。

82.问:能修道者,得何效果?

答:修正道则烦恼断,烦恼断则苦恼灭,苦恼灭则身心得解脱而自在,不致为业所牵,不复来世受生,而成阿罗汉果。

83.问:何为十二因缘?

答:此正明众生三世因果相续不断之法也。所从起者曰因,所依附者曰缘。数有十二:曰无明、行、识、名色、六入、触、受、爱、取、有、生、老死。

84.问:三世因果,于十二因缘,如何分配?

答:无明、行二支,为过去所造之因。识、名色、六入、触、受五支,为现在所得之果。受、取、有三支,为现在所造之因。生、老死二支,为未来所得之果。

85.问:十二因缘相续不断之状。若何?

答:无明为缘而生行,缘行生识,缘识生名色,缘名色生六入,缘六入生触,缘触生受,缘受生爱,缘爱生取,缘取生有,缘有而有生,缘生而有老死。

86.问:何谓无明为缘而生行?

答:无明者迷于事理,妄有作为,故生行。

87.问:何谓缘行生识?

答:既妄作为,养成习惯,于心坎中,染著不失,故曰缘行生识。识也者,即习惯所成之第二天性也。

88.问:何谓缘识生名色?

答:识但是“了别、执取”之功能,无相可得,惟有其名,然其所识,则有相,故曰色。于一心识,含有名色之二,此正识神托胎时也。

89.问:何谓缘名色生六入?

答:名色再分,成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之六根。为六尘所入处。故曰六入,又曰六处。此正在胎成形时也。

90.问:何谓缘六入生触,

答:由有六入,能与六尘接触,所谓眼触色,耳触声,鼻触香,舌触味,身触冷暖滑涩等。意触法,此乃出胎后也。

91.问:何谓缘触生受?

答:既与六尘接触,乃生感受,或苦或乐,或为无记,此在十岁内外时也。

92.问:何谓缘受生爱?

答:感乐受者,心生爱著,感苦受者,心生憎恶,此在二十岁内外时也。

93.问:何谓缘爱生取?

答:爱憎心盛,对于外物,心生贪著,此在三十岁内外时也。

94.问:何谓缘取生有?

答:心既贪著,发诸身口,乃成事迹,故曰有。又此事迹,各有所属,善属善道,恶属恶道,乃作来生受报之因,故曰有,此在三十岁以后矣。。 95.问:何谓缘有而有生?

答:既作受报之因,必获所感之果。即于所感之处,得后有身,是为有生。

96.问:何谓缘生而有老死?

答:既有生后,渐渐变易,曰老。复归坏灭,曰死。

97.问:此十二缘生,此于三世乎?

答:因缘相续,何止三世!世复三世,乃至无穷。

98.问:缘止十二,乌得无穷?

答:此十二缘,不但相续,乃复循环。

99.问:循环之法若何?

答:此十二缘。两重因果,前后均略,中乃详尽,若合言之:过去无明,即现在之爱取;过去行,即现在之有,是为因。现在识、名色、六入、触、受,皆有未来生、老死之相,是为果。因既生果,果复为因,因再生果,循环不断,是故无穷。

100.问:说此十二因缘,有何义趣?

答:欲令闻者反“缘生”为“缘灭”故。

101.问:何谓缘灭?

答:无明灭则行灭,行灭则识灭,识灭则名色灭,名色灭则六入灭,六入灭则触灭,触灭则受灭,受灭则爱灭,爱灭则取灭,取灭则有灭,有灭则生灭,生灭则老死灭。

102.问:缘灭有何利益?

答:缘灭则生缘断,即得无生,不受后有,自在解脱。

103.问:缘灭解脱后何如?

答:即成缘觉圣果。

104.问:六度之法若何?

答:此乃佛教积极之法,菩萨所修之行也。一曰布施、二曰持戒、三曰忍辱、四曰精进、五曰禅定、六曰智慧,此六者谓之六波罗密。波罗密此云彼岸到,与渡义同,故译曰度。

105.问:修布施度若何?

答:见一切来求索者,随力所能,无不施与。或以财物施,或以无畏施,或以佛法施,不求名利恭敬,唯念自利利他,回向菩提,故曰度。

106.问:何谓无畏施?

答:见有厄难,恐怖危逼,方便救济,使无怖畏,渭之无畏施。

107.问:修持戒度若何?

答:佛说教戒,止人过非。其重禁者,不外杀、盗、淫、妄、邪见五事。若详言之。有五戒、八戒,在家人应持者也。十戒、二百五十戒。出家人应持者也。十重四十八轻,则为菩萨大戒,不论在家出家,但发心修菩萨行者,皆得受持之。持戒清净,则障惑永除。得证涅盘,故曰度。

108.问:何为五戒?

答:五戒者: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、不饮迷醉之品。

109.问:何为八戒?

答:不杀一也,不盗二也,不淫三也,不妄语四世,不饮酒五也,不著香华鬘不香涂身六也,不歌舞倡伎不往观听七也,不坐高广大床八也。此八戒不单持。须合一斋法,谓不非时食,故曰八关斋戒。

110.问:何为十戒?

答:九戒即前之八戒一斋,合之不捉持生像金银宝物,是为十。盖前之八戒一斋,在家人受持,但以一日一夜为度。此之十戒,出家人终身受持之,故戒相虽大同,而受法迥殊也。

111.问:生像金银何解?

答:金银之真者,为生金银。其非真而似金银者,为像金银。

112.问:非时食何解?

答:佛午时食,僧宜学佛,若过午为非时。

ll3.问:二百五十戒何如?

答:戒相甚繁,未遑悉举,若言其要:为四波罗夷法、十三僧伽婆尸沙法、二不定法、三十尼萨耆波逸提法、九十波逸提法、四悔过法、一百众学法、七灭诤法。

114.问:何为波罗夷?

答:波罗夷,此翻极恶,谓淫、盗、杀、妄之四,正违胜妙法故。犯此者,不许与僧共住,命终当堕阿鼻地狱。

115.问:何谓僧伽婆尸沙?

答:此云僧残,如人为他所斫,残有咽喉,故名为残。犯此者,须早救,命终当堕大叫地狱。

116.问:何谓尼萨耆?

答:此云尽舍,谓因财事生犯,令施舍之也。

117.问:波逸提何义?

答:波逸提此云堕,犯此者堕众合地狱。

118.问:十重戒何如?

答:第一杀戒,第二盗戒,第三淫戒,第四妄语戒,第五酤洒戒,第六说四众过戒,第七自赞毁他成,第八悭惜加毁成,第九嗔心不受悔戒,第十谤三宝戒。

119.问:四十八轻戒何如?

答:第一不敬师友戒,第二饮酒戒,第三食肉戒,第四食五辛戒,乃至第四十八破法戒,名相甚繁,可检律藏。

120.问:何谓涅盘?

答:涅盘此云圆寂。谓善无不备,恶无不息,盖佛断德之果号也。

121.问:何谓断德?

答:佛有三德:一曰断德,谓断除烦恼也。二曰智德,渭具足智慧也。三曰恩德,谓大慈大悲普度众生也。

122.问:修忍辱度何如?

答:应忍他人之恼,心不怀报,于利、衰、毁、誉、称、讥、苦、乐等法,皆当忍之。谓于顺逆之境,不动于心,安然忍受也。

123.问:修精进度若何?

答:所谓修诸善行,心不懈退,常勤策励。若初学者,对诸业障,或为世务所缠,或为病缘所迫,益宜勇猛精进,昼夜六时,礼拜诸佛、供养、赞叹、忏悔、劝请、随喜、回向无上菩提、发大誓愿,无有休息,令恶障销灭,善根增长。

124.问:礼拜、供养、赞叹、忏悔、回向,则既闻之矣,敢问何谓劝请?

答:劝佛住世说法,劝佛莫入涅盘,谓之劝请。

125.问:若现今佛已涅盘。如何劝请?

答:释迦应身,固已入灭,(即涅盘之义)法报二身,常住不坏,众生感佛力强,自能随时出现。况佛法载在经籍,苟能言依佛言,行依佛行,即是吾佛常说法,常不涅盘矣。

126,问:何谓随喜?

答:见人行善,随之欢喜,谓之随喜。

127.问:何谓无上菩提?

答:若具言之,即无上正等正觉也。是佛所得之智果。行人以所修功德回向之,所以确定修进之目的也。

128.问:何谓大誓愿?

答:约而言之,即菩萨所发之四宏誓愿。所谓众生无边誓愿度,烦恼无尽誓愿断,法门无量誓愿学,佛道无上誓愿成。

129.问:佛门每发宏愿。果能实践否?

答:惟为实践,所以发愿。所谓有志者事竟成。大小之间,比例可知,又何疑乎?

130.问:何谓修习禅定?

答:修禅定者,住寂静处,结跏趺坐,端身正意,遣除妄想;妄想尽处,心便安定;安定极处,心力坚强,而得自在;自在之至,无入不化;无入不化,便无有??;无我故无分段;无分段故无往来;无往来即无生灭,此??成佛之要道。世尊雪山六年,树下七日,皆修此耳。

131.问:何谓禅定?

答:禅是梵语,此间略有三翻:一曰思惟修,思惟是筹量之念,修是专心研习之名,此就因言之也。二曰定,静默之义,此就果言之也。三曰功德丛林,功夫是因,成德是果,此通就因果而言,定中所得功德非一,故喻如丛林。今言禅定者,华梵兼举也。

132.问:禅定既为佛门要道,愿闻其详?

答:禅门无量,举要而言。不出三门:所谓世间禅、出世间禅、出世间上上禅。世间禅者,谓四禅、四空、四无量心、十六特胜、通明等。此皆由息摄心所致,一般是凡夫禅门。出世间禅者,谓九想、八念、十想、背舍、胜处、一切处、次第定、师子奋迅、超越三昧等,此由不净观等摄心,一般是二乘禅门。出世间上上禅者,谓法华、念佛、般舟、觉意、首楞严、诸大三昧、及自性禅、乃至清净净禅,此由智慧反观心性,一般是菩萨禅门。然若通而言之,则三门互通,非有凡夫二乘菩萨之定域也。

133.问:何谓四禅?

答:一曰初禅,离欲清凉,大喜心动也。二曰二禅,厌离觉观,安定喜乐也。三曰三禅,舍前喜相,得妙安乐也。四曰四禅,知乐宜断,舍念清净也。修此四禅,为色界天之因。

134.问:初禅修习之法如何?

答:此法梵语渭之阿那波那,此言入出息。(息、鼻息也。若出入有声曰风,若出入结滞曰喘,若出入不细曰气,惟不声、不结、不粗,出入绵绵,若存若亡,资神安稳,情抱悦豫,是为息相。)入出息者,谓摄心对息,一次入出,心计一数,从一至十,周而复始,毋令间断,故又名数息。是为修初禅之法。

135.问:初禅初发之相如何?

答:行者趺坐调息,从粗住细住,得欲界定。次后身心泯然虚豁,失于欲界之身,坐中不见头手床敷,犹若虚空,是为未到地定。若渐深入,经一日乃至七日,或一月乃至一年,定心不坏,守护增长,忽觉身心凝然,运运而动,当动之时,还觉渐渐有身,如云如影,动发,或从上发,或从下发,或从腰发,渐渐遍身,动触发时,功德无量。略说十种善法眷属。与动俱起:一定、二空、三明净、四喜悦、五乐、六善心生、七知见明了、八无累解脱、九境界现前、十心调柔软,此为初动触相。如是或经一日,或经十日,或一月四月,如是一年。复有馀触次第而发,所渭八触:一动、二痒、三凉、四暖、五轻、六重、七涩、八滑;复有八触:一掉、二猗、三冷、四热、五浮、六沉、七坚、八软,共十六触。发时悉有善法功德,眷属如前,是为初禅初发之相也。

136.问:初禅证得之相若何?

答:既于未到定中,发十六触,触于身根,生识觉前触相,是名觉支。既觉而复细心分别十六触中法宝之相,知粗则离,知善则修,此细心分别名曰观支。方觉观际,得未曾有,深心庆悦,是名喜支。欢喜已后,其心恬然,乐法娱心,名曰乐支。既受乐人,心住不散,是名一心支。此五种功德,共相支持,令定心安稳,牢固难坏,故曰支。此即证得初禅之相也。

137.问:得初禅有何利益?

答:得初禅已,能离贪、嗔、睡眠、掉悔、疑等五过失,而具信、戒、舍、定、闻慧等五善相。

138.问:二禅之相若何?

答:若于初禅定中,厌离觉观,入中间禅,从未到地,专心不止,于后其心豁然明净皎洁,定心与喜俱发,具足四支功德:一内净、二喜、三乐、四一心,是为二禅之相。

139.问:三禅之相若何?

答:若于第二禅定,厌离喜想,入中间禅,从未到地,澄静其心,泯然入定,不依内外,与乐俱发,具足五支功德:一舍、二念、三智、四乐、五一心,是为三禅之相。

140.问:四禅之相若何?

答:若于第三禅定,厌离乐法,深见过患,入中间禅,心无散动,得未到地,于后其心豁然开发,定心安稳,出入息断,具足四支功德:一不苦不乐、二舍、三念清净、四一心,是为四禅之相。

141.问:何谓中间禅?

答:初舍前禅,心转寂默,是为中间禅。

142.问:何谓未到地定?

答:将发后禅,心无分散,是为未到地定。

143.问:何谓四无量心?

答:一曰慈无量心,爱念众生,常求乐事。以饶益之。二曰悲无量心,愍念众生,受五道中种种身苦。三曰喜无量心,欲令众生从乐得欢喜。四曰舍无量心,舍三种心,但念众生,不憎不爱。

144.问:四无量心,于何时修?

答:当于四禅中修。

145,问:修四无量心,有何利益?

答:凡夫修之,命终得为四禅天王。二乘修之,福德增长,易得涅盘。菩萨修之,悲心长养,利度众生。

146.问:何谓四空?

答:四空定者:一空处定、二识处定、三无所有处定、四非想非非想处定。修之者命终生无色界天,故亦名无色定。

147.问:修空处定,其相如何?

答:行人得第四禅已,深思色法过患,作意灭除一切色法,一心缘空,念空不舍,色定即谢,其心泯然,任运自住空缘,于后豁然与空相应,其心明净,不苦不乐,唯见虚空,无诸色相,心识澄静,无碍自在,是为虚空定相。

148.问:识处定如何?

答:行人既得空定已,呵责空处多诸过失,便舍空处,一心系缘现在心识,空定即谢,泯然任运,自住识缘,此后豁然与识相应,心定不动,唯见心识,念念不住,此定安稳清净寂静,是为识处定相。

149.问:无所有处定如何?

答:行人得识定已,呵责识处过患,即舍识处,系心无所有处,一心内净,空无所有,不见诸法,寂然安稳,心无动摇,是为无所有处定。

150.问:非想非非想处定如何?

答:行人得无所有定已,深呵无所有处过患,即舍无所有定,观于非有非无,常念不舍,其心任运住在缘中,于后忽然真实定发,不见有无相貌,泯然寂绝,心无动摇,恬然清净,如涅盘相,是定微妙,三界中极,证此不失,命终必生非非想处天,然仍有微细四阴也。

151.问:何谓四阴?

答:即受、想、行、识,为五阴中除色以外之四。四空天为无色界,故无有色身,但有心识,而非非想处,乃无色界之极,故微细矣。

152.问:上来十二门禅,行相玄妙,今有能行之者否?

答:恐未有能尽行之者,有之不过初禅初发,或未到地定耳。今有谈静坐法者,有震动暖热之相,得少力相似,然其中差别殊甚,有经验之善知识,方能决其是否。按上十二门禅,较道家炼丹之术,精妙多矣。犹且未出三界,今以炼丹与参禅,并为一谈,自诩其能出生死者,其谬可不知乎!

153.问:何谓十六特胜?

答:此禅定法,有定有观,具足诸禅,能发无漏,非如外道等,但能修得四禅四空,而无对治观行,则不出生死,故名特胜。其法有十六番,故言十六。

154.问:十六番云何?

答:一知息入、二知息出、三知长短、四知息遍身、五除诸身行、六受喜、七受乐、八受诸心行、九心作喜、十心作摄、十一心作解脱、十二观无常、十三观出散、十四观离欲、十五观灭、十六观弃舍。

155.问:云何具足诸禅?

答:初、二对代数息,三对欲界定,四对未到地定,五对初禅觉观二支,六对破初禅喜支,七对破初禅乐支,八对破初禅一心支,九对二禅内净喜,十对二禅一心支,十一对破三禅乐,十二对破四禅不动,十三对破空处,十四对识处,十五对无所有处,十六对非想非非想处,是十六特胜,具足诸禅,而胜于诸禅也。

156.问:无漏何解?

答:漏犹言破绽,此破绽,在因是败坏义,即是一切烦恼;在果是堕落义,即是轮转生死。无漏者,谓无烦恼生死也,烦恼生死,由此而无,此即发无漏义。

157.问:何谓通明禅?

答:善修此禅,必发六通三明,故名通明。

158.问:此禅如何修习?

答:行者从初安心,即观息色心三事,俱本不生,本来空寂,共证入相,亦有欲界定,未到地定,四禅四定,种种支林功德,而与诸禅之相迥殊也。

159.问:十六特胜,能发无漏,通明禅,能发六通三明,应是出世间,何以亦为世间禅?

答:以皆是因息摄心,其始与四禅四定无殊,故亦为世间弹,然以其终有出世间效果。故此二者,又名亦世间亦出世间禅。

160.问:何谓九想观?

答:一胀想、二青瘀想、三坏想、四血涂想、五脓烂想、六啖想、七散想、八骨想、九烧想,而复以死想为初方便,此法能转不净中净颠倒想,能破淫欲诸烦恼贼,故为出世间禅。

161.问:此观如何修习?

答:利根人,则悬心存想死胀等事,悉得成就。若钝根人,悬作不成,必须见人初死,至尸所取是相已,系心修习,既见相分明,心想成就,即发三昧,于后虽离死尸,随想即见。修此九想,必须增想重修,令观行熟利,随所观时,即与定相应,想法持心,无分散意,方得。

162.问:何谓八念观?

答:一念佛、二念法、三念僧、四念戒、五念舍、六念天、七念出入息、八念死,此八念能除修九想中所起恐怖,亦能趣道。

163.问:何谓十想观?

答:一无常想、二苦想、三无我想、四食不净想、五一切世间不可乐想、六死想、七不净想、八断想、九离想、十尽想,此法继前九想观修之,断烦恼尽,出阿罗汉。

164.问:何谓八背舍?

答:一者内有色相(白骨人)外观色,(八种色光普照)是背弃欲界舍初禅境也。二者内无色相外观色,是背舍二禅境也。三者净(色光清净)背舍,即背舍三四禅境。四者虚空处背舍。五者识处背舍。六者不用处(无所有处)背舍。七者非想非非想处背舍。八者灭受想背舍。修此禅者,能于四禅四定背弃不著,而成出世间法也。

165.问:修七背舍已,舍第八定,则第八之灭受想,何所背舍耶?

答:修七背舍,虽已舍第八定处,然第八定中之心心所法(有十种细心所:谓触、作意、受、想、思、欲、解、念、定、慧)未灭,须以观察真空之受想,灭此心心所法,旋且舍此观察真空之受想,此时心与灭法相应,灭法持心,寂然无所知觉,而证受想灭矣。然则灭受想者,谓能灭第八定中心心所法之受想也,而背舍者,即背舍此能灭之受想也。

166.问:何谓八胜处观?

答:一者内有色相外观色少胜知见,二者内有色相外观色多胜知见,三者内无色相外观色少胜知见,四者内无色相外观色多胜知见,五者青胜处,六者黄胜处,七者赤胜处,八者白胜处,以所观境,及所得功德,远胜于背舍,故曰胜处。

167.问:何谓十“一切处观”?

答:一青一切处,二黄一切处,三赤一切处,四白一切处,五地一切处,六水一切处,七火一切处,八风一切处,九空一切处,十识一切处。前八法继八胜处而修之,后二处须由背舍转修,因所观境,遍满十方,故曰一切处观,以上三法,通名“观禅”。

168.问:何谓九次第定?

答:此依四禅四定及灭受想定(灭受想背舍)九种禅定,次第修炼之法也。行者总合定观二法,一心齐入,从初调心,入一禅,不令异念间杂,次第深入,至灭受想,令诸禅功德,转深微妙,如炼真金,光色更增,价值亦倍,故又名”炼禅”。

169.问:何谓师子奋迅三昧?

答:此将九种禅定,互相熏习,悉令通利,故又名“熏禅”。行者依九次第定,从初禅次第入二禅、三禅,乃至灭受想定,从灭定起,还入非非想定,从非非想定起,还入无所有定,如是次第还入,乃至初禅,能前进,能却行,如师子之奋迅状,故名师子奋迅三昧。

170.问:何谓超越三昧?

答:此修习九禅定,不依次第,超入超出之法也。若具足超越,即是菩萨。以能自在远超越故;不具足超,即是声闻,以不能自在远超故。众行人入此三昧,具足修一切法门,是时观定等法,转深明利,更复出生百千三昧,功德深厚,神通猛利,故又名“修禅”。

171.问:何谓法华三昧?

答:此依《法华经》所修之三昧也。经云:欲得法华三昧者,应当修习此法华经。读诵大乘,念大乘事,令此空慧,与心相应,成办诸事,无不具足。智者大师著《法华三昧》一卷。出其方法有十:一严净道场、二净身、三净业、四供养诸佛、五礼佛、六六根忏悔、七绕旋、八诵经、九坐禅、十证相。

172.问:何谓念佛般舟三昧?

答:此法出《般舟三昧经》。修者常行不息,三月为期,常念西方阿弥陀佛,一一相好,又念是法皆念所为,了无所有,三昧成就,得见十方现在佛,在前而住,闻法受持,功德无量。

173.问:何谓觉意三昧?

答:此法出《大品般若经》。谓意之趋向,皆能觉识明了,悟一切法,获无生忍,智者大师有释论甚详,可取学焉。

174.问:何谓首楞严三昧?

答:此法出自《楞严经》。首楞严三字,华言一切事究竟坚固,谓一切法,皆是如来藏心,随缘而生,无异幻化,而实体即是如来藏心。了达此理,从闻思修,入三摩提,故亦名如幻三昧。法如经载,读者自明。

175.问:三昧何解?

答:三昧即梵语三摩提,华言调直定。谓令心调和正直,如如不动也。又翻正定,亦云正受。

176.问:何谓自性禅。乃至清净净禅?

答:此乃九种大禅之名。菩萨依此等禅,乃能进修深广之大行。一曰自性禅,二曰一切禅,三曰难禅,四曰一切门禅,五曰善人禅,六曰一切行禅,七曰除烦恼禅,八曰此世他世禅,九曰清净净禅。义理甚深,非浅言所能显,故姑从略。(释见智者大师所著《法界次第初门》)

177.问:禅定法门,广大精微,得未曾有,既闻教矣,敢问何谓禅定度?

答:禅法三门,别而言之:世间禅,仍堕生死,不可云度;出世间禅,二乘所修,虽得无生,度非究竟;出世间上上禅,乃是菩萨大士所修,得证佛果,方为究竟度。若通而言之,皆是入道因缘,故曰禅定度也。

178.问:何为二乘?

答:趣修四圣之法,通名曰“乘”,借车乘能运载为喻也。运载凡夫,行于声闻地者,曰小乘。行于缘觉地者,曰中乘。行于菩萨地者,曰大乘。至如来地者,曰最上乘。所言二乘者,即小中二乘也。对大乘而言,小中二乘,通称小乘。

179.问:修禅定何以能得成佛?

答:凡夫常在生死,为造业故。造业为起烦恼故,烦恼生于无明,无明由于心动,故心能不动,则渐与法性真如相应,与真如相应,便得二种智慧:一者如理智、二者如量智,便成大觉,而功德具、神通显,便得解脱,此为修禅成佛之义也。

180.问:何谓法性真如?

答:法之自体,谓之法性。其表见于人者,谓之法相。相由缘起,变易无常,缘起故非真,变易故非如。 (如俗语照样,即不可变易之意。)法性异是,故曰真如。

181.问:何为如理智?

答:鉴别无少差谬,契合真理,谓之如理智。

182.问:何为如量智?

答:照了无少欠缺,周遍法界,谓之如量智。

183.问:何为般若?

答:般若此言智慧,即所谓如理智、如量智也。

184.问:何谓般若度?

答:般若是佛智,佛已究竟解脱,故曰度。菩萨修行般若,当成佛道,故亦曰度。

185.问:菩萨云何修行般若?

答:知法本不生,不起妄念;知法界一相,不起分别;知法相随缘,不坏假名。《金刚经》云: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。”此为修行般若。按达磨尊者所传直指一心见性成佛之法,乃是般若法门。

186.问:何谓法界?

答:此即万法本体之名。界有因依义,为万法所依之体,绝对唯一,故称一相。

187.问:何云六度为佛教积极之法?

答:菩萨修六度,不独自度,亦为度他,且以度他为自度,所谓度尽众生,方证菩提;地狱未空,誓不成佛,是也。既以度人为务,岂非积极之法乎。又观菩萨所发誓愿:一曰众生无边誓愿度,二曰福智无边誓愿集,三曰佛法无边誓愿学,四曰如来无边誓愿事,五曰无上正觉誓愿成,岂非积极之行乎。然此诸行,不出六度,故六度为积极之法也。

188.问:何谓四摄?

答:此菩萨度人所用之法。一曰布施,二曰爱语,三曰利行,四曰同事。行此四者,方能摄受众生而教化之,故曰四摄。

189.问:云何布施摄?

答:以财法无畏等,布施众生,令有怙恃,而乐归依,是为布施摄。

190.问:何云爱语摄?

答:以可悦爱之语,开导众生,令心欢喜,而生信受,是为爱浯摄。

191.问:云何利行摄?

答:以利益之行,援助众生,令心感戴,而起信仰,是为利行摄。

192.问:云何同事摄?

答:与诸众生,共同作事,令能随顺,而资观感,是为同事摄。

193.问:今之学佛者,多依何法修行?

答:多依念佛法门。

194.问:何谓念佛?

答:念阿弥陀佛。

195.问:如何念法?

答:念者想念也,有念佛相者,有念佛号者。

196.问:此法有何利益?

答:念佛之人,常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,除灾得 福,不遭魔事,速成佛道故。

197.问:何以速成佛道?

答:念佛之人,为阿弥陀佛之所摄受,命终得生极乐国土,生已得不退转故。

198.问:何为极乐国土?

答:阿弥陀佛为教主之世界也。其国土中,无三恶道,无一切苦,往生者莲花中生,寿命无量。

199.问:此法门出何经教?

答:详载《佛说无量寿经》、《观无量寿佛经》及《佛说阿弥陀经》。其他经论,亦多有之。

200.问:佛何以说此法门?

答:佛为众生不能多生修道,欲令一生成佛,故说此法。

201.问:何以必念阿弥陀佛?

答:阿弥陀佛,曾发大愿,庄严净土。有念之者,誓必接引往生彼土,再有观世音大势至二菩萨辅佛度生,皆与我等众生,极有因缘,易见效果也。

202.问:此法度何等人?

答:此法上中下三根普被,凡夫二乘菩萨,皆合修习,皆可往生,生皆不退,真所谓胜方便、易行道者矣。

203.问;念佛往生,何以其易若是?

答:全凭信愿,犹驶舟得顺风也。

204.问:上来所说诸法,系出何典?

答:均出于藏经。

205.问:何为藏经?

答:此乃吾佛所说之法,而弟子所结集记出者,所谓经律论三藏是也。

206.问:何以称“藏”?

答:佛法深广,涵容甚富,有如于藏,佛法功德,利益群生,亦如宝藏,故称之为藏。

207.问:既有三藏,何以独称为经?

答:经系吾国圣教之通称。曰经藏、律藏、论藏者,方为确指佛经之类别耳。

208.问:何为经藏?

答:吾佛出言,契理契机,示修行之径路,作万世之常规,故曰经。梵文谓“修多罗”。

209.问:何为律藏?

答:吾佛所制禁戒清规,束身摄心,止恶行善,故曰律。梵文谓“毗奈耶”。

210.问:何为论藏?

答:佛弟子对于佛说有所申议,对于外道有所辩难者,故曰论。梵文谓“阿毗昙”。

211.问:藏经如何结集?

答;佛灭度后四十五日,迦叶尊者会千人于迦兰竹林界内结集,为上座藏;复有千人在界外结集,为大众藏;复有弥勒、文殊同阿难会于铁围山别集三藏,是为菩萨藏。此乃最初结集也。

212.问:以后尚有结集否?

答:有之。佛灭后百年,七百罗汉在毗舍离城结集合法律藏,为第二次。又佛灭后四百年,有胁尊者于健驮逻国集五百人结集为一切有藏,是三次也。正法既没,学佛者各部分裂,各有结集,五百年中,难记次第。其他龙树出华严下本于龙宫,两界密典于铁塔,是谓佛灭后七百年结集。无著请弥勒菩萨于阿瑜遮国说五部大论,世亲护法造论发明,三百年来,至戒贤而大成,是谓佛灭后千一百年之结集。

213.问:上所结集之典,与我国现有之经同否?

答:同其义理,不同其文籍。

214.问:如何不同?

答:有二不同:我国文字异于彼土,一也。梵策传来,容有隐佚,二也。

215.问:何为梵策?

答:佛经原本字系梵文,即印度字,相传为梵天所造。

2]6.问:佛经既是梵文,如何改成汉字?

答:有两土大法师翻译成之。

217.问:我国译经之事如何,所译之经共有多少?

答:举其大者有三译场:一为姚秦宏始之关中,鸠摩罗什法师主之。二为大唐永贞之慈恩寺,玄奘法师主之。三为开元大历于荐福兴善寺,义净、不空二法师主之。

佛经译本汇集,始于晋之群经日录,梁有出三藏记,隋有众经录,然称藏者始于唐之开元录,共有五千四十八卷(今世称一藏之数指此)宋之祥符景佑录,为宋藏,五千七百十四卷。元之至元录,为元藏,五千三百九十七卷。明有圣教录,为明藏,六千七百十一卷。海东之弘教正藏,增广之为一千九百十六部,八千五百三十四卷。清之龙藏,较明藏增而不及此数。现在海东之靖国续藏,又增千七百万十六部,七千一百四十四卷。我国敦煌石室发见者,别鉴汇钞,可成千卷。若将海东正藏及彼龙藏、敦煌而删简之,必得万有馀卷。此乃藏经之大观。而成今后之汇集矣。

218.问:释迦教人之法,既得而闻之矣,敢问自具之德如何?

答:佛德无量,说不可尽,佛德微妙,言不可及,然约略言之:有十力、四无所畏、十八不共法、大慈大悲等。

219.问:何谓十力?

答:一是处非处力,二业智力、三定力、四根力、五欲力、六性力、七至处道力、八宿命力、九天眼力、十漏尽力,此乃佛所得如实智用。通达一切,了了分明,无能坏,无能胜,故名力。

220.问:何为是处非处力?

答:佛知一切诸法,因缘果报定相,从是因缘,生如是果报;从是因缘,不生如是果报。如恶业得受乐报,无有是处。净行得生净土,定有是处。如是等是不是处,佛悉遍知。无能坏,无能胜,故曰是处非处力。

221.问:何为业智力?

答:佛知一切众生,过去未来现在诸业诸受,知造业处,知因缘,知果报,皆悉遍知。无能坏,无能胜,故曰业智力。

222.问:何为定力?

答:佛知一切诸禅解脱三昧定垢净分别相,如实遍知。无能坏,无能胜,故曰定力。

223.问:何为根力?

答:佛知他众生诸根(即宿具智慧,能生修行功德,犹树之根。)上下相,如实遍知。无能坏,无能胜,故曰根力。

224.问:何为欲力?

答:佛知他众生种种欲,如实遍知。无能坏,无能胜,故曰欲力。

225.问:何为性力?

答:佛知世间种种无数性,如实遍知。无能坏,无能胜,故曰性力。

226.问:何为至处道力?

答:佛知一切道至处相,如实遍知。无能坏,无能胜,故曰至处道力。

227.问:何谓宿命力?

答:佛知种种宿命,一世、二世乃至百千世。我在众生中,如是姓名,饮食苦乐,寿命长短,彼中死,是间生,是间死,还生是间,此间生名姓,饮食苦乐,寿命长短,亦如是,如实遍知。无能坏,无能胜,故曰宿命力。

228.问:何为天眼力?

答:佛天眼净,过诸人眼,见众生死时生时,端正丑陋,若大若小,若堕恶道,若生善道,如是业因缘受报,如实遍知。无能坏,无能胜,故曰天眼力。

229.问:何为漏尽力?

答:佛诸漏(义见前无漏问)尽故,无漏心解脱,无漏智慧解脱,现在法中,自识知我生已尽,(故不灭)持戒已立,不作后有(故不生)如实遍知。无能坏,无能胜,故曰漏尽力。

230.问:何为诸漏?

答:漏义前无漏答中已说。以漏有众多。故曰诸漏。

231.问:何谓解脱?

答:不受苦果系缚,谓之解脱。心无烦恼,不受苦缚,则曰无漏心解脱。智慧通达,不受苦缚,则曰无漏智慧解脱。

232.问:何谓四无所畏?

答:一切智无所畏、漏尽无所畏、说障道尢所畏、尽苦道无所畏。佛力智内充,明了决定,在大众中说如实法,毫无畏惧之相,故曰无所畏。

233.问:何为一切智无所畏?

答:佛于诸法,无不如实了知,故说我是一切智者而无所畏,是为一切智无所畏。

234.问:何为漏尽无所畏?

答:漏尽即无漏之极致,谓佛于烦恼真实已断,佛于生死真实已尽,故说我一切漏尽而无所畏,是为漏尽无所畏。

235.问:何为说障道无所畏?

答:障道有二:障如理智,曰烦恼障。障如量智,曰所知障。佛说诸障,真实详尽而无所畏,是为说障道无所畏,

236.问:何谓说尽苦道无所畏?

答:尽苦道者,为出世间法也。佛说是法,能令行者决定脱苦而无所畏,是为说尽苦道无所畏。

237.问:何谓十八不共法?’ 答:一身无失、二口无失、三念无失、四无异想、五无不定心、六无不知已舍、七欲无减、八精进无减、九念无减、十慧无减、十一解脱无减、十二解脱知见无减、十三一切身业随智慧行、十四一切口业随智慧行、十五一切意业随智慧行、十六智慧知过去世无碍、十七智慧知未来世无碍、十八智慧知现在世无碍,此十八者,乃极地之法,不与凡夫二乘及诸菩萨共有,故曰不共法。

238.问:何为身无失?

答:佛无量劫来,常用戒定智慧慈悲,以修于身,此诸功德满足故,诸罪根本拔故,所谓一切不善烦恼习气俱尽也。一切身业,随智慧行,故身无失。

239.问:何为口无失?

答:无失因缘,如身无失中说。但彼是身业,此是口业。

240.问:何为念无失?

答:佛四念处心,长夜善修故。善修诸深禅定,心不散乱故,善断欲爱及法爱故,诸法中心无著故,得第一安稳处故。一切意业,随智慧行,故念无失。

241.问:何谓四念处?

答:观身不净,身念处也。观受是苦,受念处也。观心无常.心念处也。观法无我,法念处也。

242.问:何谓无异想?

答:佛于一切众生,无分别无远近异想.平等普度,心无简择,如日出普照万物,是为无异想。

243.问:何谓无不定心?

答:佛心尽离一切微细乱,常在禅定,故无不定心。

244.问:何为无不知已舍?

答:佛于一切法,悉皆照知方舍,无有一法不经心知而舍者,故名无不知已舍。

245.问:何为欲无减?

答:佛虽具足众善,而常欲习诸善法,欲度一切,心无厌足,故曰欲无减。

246.问:何为精进无减?

答:佛身心二种精进满足,常度一切,未曾休息,故名精进无减(就此二法观之,孰谓佛法是消极,不合世间乎?)。

247.问:何为念无减?

答:佛于三世诸佛法,一切智慧相应故,满足无减,是名念无减。

248.问:何为慧无减?

答:佛得一切智慧,十力,四无所畏、四无碍智,成就圆极,故名慧无减。

249.问:何谓四无碍智?

答:知诸法义,了达无滞义,无碍智也。诸法名字,分别无滞,法无碍智也。殊方异语,辩说无碍,辞无碍智也。随生乐闻,演说无尽,乐说无碍智也。

250.问:何为解脱无减?

答:佛具二种解脱,故名解脱无减。

251.问:何为二种解脱?

答:一有为解脱,渭无漏智慧相应解脱也。二无为解脱,谓一切烦恼都尽无馀也。

252.问:何为解脱知见无减?

答:佛于一切解脱中知见,了了分别,故名解脱知见无减。

253.问:何为一切身业随智慧行?

答:佛先知,然后随知起一切身业,故有所现处,无非佛事,利益一切,故名身业随智慧行。

254.问:何为一切口业随智慧行?

答:如身业中分别。

255.问:何为一切意业随智慧行?

答:如身业中分别。

256.问:何为智慧知过去世无碍?

答:佛智慧照知过去世,尽过去际,所有一切,若众生法,若非众生法,悉遍知无碍也。

257.问:何为智慧知未来世无碍?

答:佛智慧照未来世,尽未来际,遍知诸法无碍也。

258.问:何为智慧知现在世无碍?

答:智慧照现在世,尽现在际,遍知诸法无碍也。

259.问:何谓大慈?

答:佛住大慈心中,以大慈善根力故,能实与一切众生世间乐及出世间乐。故云慈能与乐。若四无量慈中,虽心念与乐,而众生实未得乐,故不名大也。

260.问:何谓大悲?

答:佛住大悲心中,以大悲善根力故,能实拔一切众生世间苦、分段生死苦、及变易生死苦,故云悲能拔苦。前四无量中悲,虽心念救苦而众生实未得脱苦,不名大悲也。

261.问:佛与乐拔苦。何以能尽一切众生?

答:此有二种:一能作与拔之因,谓佛住大慈大悲三昧,慈悲之力,冥熏众生,随所应得乐,应免苦者,各得安乐无害。一能作与拔之缘,谓因慈悲三昧之力,普现三业,随有应得乐免苦者,若见若闻,各获安乐无害。

262.问:分段生死何义?

答:六道凡夫,有人我见者,执著粗故,受分段身。此分段身生死,谓之分段生死。

263.问:变易生死何义?

答:二乘菩萨,无人我见,而法执未除,无明未尽,虽无分段身,尚有变易身。(谓因心念变易而现色身又名意生身)此变易身生死,谓之变易生死。

264.问:佛德如是,美矣尚矣!宜先生之信仰皈依也。然吾辈生也已晚,不获亲觌佛容,仅能于寺塔中瞻礼金色身像,敢问身像与真容,为同为异?

答:身像本像佛而作,岂有不同,但相好不能尽现耳。

265.问:佛像何时创造?造者何人?

答:佛在世时,往忉利天,为母说法。优填王不见佛容,渴想无已,欲以旃檀木刻佛像而供养之。目连尊者知王心意,乃摄三十二匠,往彼天宫,瞻视佛容,而为雕作,三返乃成,此为世间有佛像之始。嗣后仿作。汉明帝时,佛法东来,经像偕至,据系旃檀像之第四刻者。

266.问:佛身相好。庄严如何?

答:应化佛身,以三十二相、八十种好而为庄严。

267.问:三十二相,请次第说。其一云何?

答:一曰足平安相。谓足下安立,皆悉平满,犹如盒底也。

268.问:其二相云何?

答:二曰足下千辐轮相。谓足下毂网轮纹,众相圆满,有如千辐轮也。

269.问:其三相云何?

答:三曰手指纤长相。谓手指纤细圆长,端直臃好,指节参差,光润可爱,胜馀人也。

270.问:其四相云何?

答:四曰手足柔软相。谓手足极妙柔软,胜馀身分也。

271.问:其五相云何?

答:五曰手足缦网相。谓手指中间,缦网交合,文同绮画,犹如鹅王之足也。

272.问:其六相云何?

答:六曰足跟满足相。谓足之踵圆满具足也。

273.问:其七相云何?

答:七曰足跌高好相。谓足之跌高起,如真金之色,趺上之毛,青琉璃色,种种庄饰,妙好圆满也。

274.问:其八相云何?

答:八曰腨如鹿王相。腨股也。谓足腨渐次纤圆,如彼鹿王之,纤好第一也。

275.问:其九相云何?

答:九曰手过膝相。谓双臂修直,不俯不仰,平立过膝也。

276.问:其十相云何?

答:十曰马阴藏相。谓阴相藏密,犹如马阴,不可见也。

277.问:其十一相云何?

答:十一曰身纵广相。谓身仪端正,竖纵横广,无不相称也。

278.问:其十二相云何?

答:十二曰毛孔生青色相。谓身诸毛孔,一孔一毛,生相不乱,右旋上向,青色柔软也。

279.问:其十三相云何?

答:十三曰身毛上靡相。谓身诸毫毛,皆右旋向上而偃伏也。

280.问:其十四相云何?

答:十四曰身金色相。谓身皆金色,光明晃耀,如紫金聚,众相庄严,微妙第一也。

281.问:其十五相云何?

答:十五曰身光面各一丈相。谓身放光明,四面各一丈也。

282.问:其十六相云何?

答:十六曰皮肤细滑相。谓皮肤细腻滑泽。不受尘水,不停蚊蚋。

283.问:其十七相云何?

答:十七曰七处平满相。谓两足下、两手、两肩、项中,七处皆平满端正也。

284.问:其十八相云何?

答:十八曰两腋满相。谓左右两腋,平满而不窝也。

285.问:其十九相云何?

答:十九曰身如师子相。谓身体平正,威仪严肃,如师子王也。

286.问:其二十相云何?

答:二十曰身端直相。谓身形端正平直,不伛曲也。

287.问:其二十一相云何?

答:二十一曰肩圆满相。谓两肩圆满而丰腴也。

288.问:其二十二相云何?

答:二十二曰四十齿相。谓常人恒有三十六齿,唯佛具足四十齿也。

289.问:其二十三相云何?

答:二十三曰齿白齐密相。谓四十齿,皆白净齐密,根复深固也。

290.问:其二十四相云何?

答:二十四曰四牙白净相。谓四牙最白而大,莹洁鲜净也。

291.问:其二十五相云何?

答:二十五曰颊车如师子相。谓两颊车隆满,如师子王也。

292.问:其二十六相云何?

答:二十六曰咽中津液得上味相。谓咽喉中常有津液,上妙美味,如甘露流注也。

293.问:其二十七相云何?

答:二十七曰广长舌相。谓舌广而长,柔软红薄,能覆面而至于发际也。

294.问:其二十八相云何?

答:二十八曰梵音深远相。谓音声弘雅,近远皆到,无处不闻也。

295.问:其二十九相云何?

答:二十九曰眼色如金精相。谓眼目清净明莹,如金色精也。

296.问:其三十相云何?

答:三十曰眼睫如牛王相。睫目旁毛也,谓眼睫殊胜,如牛王也。

297.问:其三十一相云何?

答:三十一曰眉间白毫相。谓两眉之间,有白玉毫,清净柔软,如兜罗绵,右旋宛转,常放光明也。

298.问:其三十二相云何?

答:三十二曰顶肉髻成相。谓顶上有肉,高起如髻,亦名无见顶相。谓一切人天二乘菩萨,皆不能见故也。

299.问:何谓八十种好?

答:相好义类,而有总别之异,相若无好则不圆满。轮王(经云劫初有金银铜铁四种轮王治世)释梵(释谓忉利天主释提桓因,梵渭大梵天王)亦有相,以无好故,相不微妙,言好者可爱乐也。以八十种好庄严身,为天人—切之所爱乐,故云好也。

300.问:八十种好,其名若何?

答:一无见顶相、二鼻高好孔不现相、三眉如初月绀琉璃色、四耳轮辐相埵成、五身坚实如那罗延、六首际如钩锁、七身一时回如象王、八行时足去地四寸而印文现、九爪如赤铜色薄而细泽、十膝骨坚著圆好、十一身清洁、十二身柔软、十三身不曲、十四指长纤圆、十五指文藏覆、十六脉深不现、十七踝不现、十八身润泽、十九身自持不逶迤、二十身满足、二十一容仪备足、二十二容仪满足、二十三住处安无能动、二十四威振一切、二十五一切乐观、二十六面不长大、二十七正容貌不挠色、二十八面具满足、二十九唇如频婆果色、三十言音深远、三十一脐深圆好、三十二毛右旋、三十三手足满、三十四手足如意、三十五手文明直、三十六手文长、三十七手文不断、三十八一切恶心众生见者和悦、三十九面广妹好、四十面净满如月、四十一随众生意和悦与语、四十二手孔出香气、四十三口出无上香、四十四仪容如师子、四十五进止如象王、四十六行法如鹅王、四十七头如摩陀那果、四十八一切声分具足、四十九四牙白利、五十舌色赤、五十一舌薄、五十二毛红色、五十三毛软净、五十四广长眼、五十五孔门相具、五十六手足赤白如莲华色、五十七脐不出、五十八腹不现、五十九细腹、六十身不动、六十一身持重、六十二其身大、六十三身长、六十四手足软净滑泽、六十五四边光各一丈长、六十六光照身而行、六十七等视众生、六十八不轻众生、六十九随众生音声不增不减、七十说法不著、七十一随众生语言而说法、七十二发音报众声、七十三次第有因缘说法、七十四一切众生不能尽观相、七十五观无厌足、七十六发长好、七十七发不乱、七十八发旋好、七十九发色青珠、八十手足有德相。

301.问:佛相妙好有如斯夫,上来佛宝法宝之相,既闻之矣。敢问僧宝之相?

答:僧梵语僧伽,义已见前。然就别相言,则声闻之四果(见前第45问),四向,及菩萨之三贤,十圣皆是。

302.问:何谓四向?

答:谓声闻众之未获四果者。即须陀洹向,斯陀含向,阿那含向,阿罗汉向,以其趣向果位而造修,故曰向。

303.问:何谓三贤?

答:菩萨修行成佛,经历四十一位。初三十位为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。此三十位谓之三贤。以其尚未证真,故但曰贤。

304.问:何谓十圣?

答:即四十一位之后十一位。所谓十地、等觉,则为十圣。以既证真,故曰圣也。

305.问:何为十住?

答:修菩萨行者,已满十种信心,得住佛种。(将来发达,即成佛果)故曰住。其十次第:曰发心住、治地住、修行住、生贵住、具足方便住、正心住、不退住、童真住、法王子住、灌顶住。

306.问:何为十行?

答:十住已满,自德已立,堪以度人,故曰行。其十次第:曰欢喜行、饶益行、无违逆行、无屈挠行、无痴乱行、善现行、无著行、难得行、善法行、真实行。

307.问:何为十回向?

答:十行已满,不居其功,故曰回向。其十次第:曰救护众生离众生相回向、不坏回向、等一切诸佛回向、至一切处回向、无尽功德藏回向、入一切平等善根回向、等随顺一切众生回向、真如相回向、无缚无著解脱回向、入法界无量回向。

308.问:何为十地?

答:回向已满,方登佛地,渐次圆满,其名曰:欢喜地、离垢地、发光地、焰慧地、难胜地、现前地、远行地、不动地、善慧地、法云地。

309.问:十地及等觉有十一位,何以只称十圣?

答:等觉一位,为第十地之极,故与十地合为一位,而只称十圣也。

310.问;其十种信心云何?

答:一信心、二念心、三精进心、四慧心、五定心、六不退心、七回向心、八护法心、九戒心、十愿心。

311.问:上说僧众,皆是圣贤。若今之和尚,亦得称僧,何欤?

答:凡佛弟子,共有七众,皆得称僧。今通称和尚,实应称僧。和尚之名,有所专属,非通号也。

312.问:七众云何?

答:一比丘、二比丘尼、三学戒尼、四沙弥、五沙弥尼、六优婆塞、七优婆夷。若略去三、四、五,则云四众。

313.问:何谓比丘?

答:具足佛戒,能怖魔众,清净活命者,谓之比丘。故有三义:一破恶、二怖魔、三乞士。

314.问:何谓比丘尼?

答:尼女也,谓比丘之女者。所受具戒,较比丘多一百条。

315.问:何谓学戒尼?

答:尼受具戒前,先应学戒二岁,故有此众。

316.问:何谓沙弥?

答:沙弥此云息慈,谓息世染之情以慈济群生也。初入佛法,受出家十戒,方得称此。又译云勤策男。

317.问:何谓优婆塞?

答:在家信士,能持五戒者称此。义翻清净士,又云近事男,谓亲近承事诸佛法也。

318.问:何谓优婆夷?

答:此云清净女,及近事女,在家信女之称。

319.问:和尚为何等人之专称?

答:和尚或作和上,或翻坞波陀那,此云亲教师,即彼所称戒和上是。又义云依学,寺中方丈为寺僧所依学,得称和上者是。

320.问:称沙门何义?

答:凡出家者之通称。义云勤息,谓勤行众善,止息诸恶也。

321.问:称阇黎何义?

答:阇黎即阿阇黎,此云轨范,亦僧中之尊号。凡受戒经五年以上者,方得为之。律有五种:一出家阿阇黎,所依得出家者。二受戒阿阇黎,受戒作羯磨者(此云法事)。三教授阿阇黎,教授威仪者。四受经阿阇黎,所从受经若说义乃至四句偈者。五依止阿阇黎,乃至依一宿者。

322.问:称头陀何义?

答:头陀又作杜多,此云抖擞,亦云修治洮汰,谓抖擞烦恼也。受十二头陀行者得称。

323.问:十二头陀行若何?

答:一住阿兰若、二常乞食、三衲衣、四一坐食、五节量食、六午后不饮浆、七冢间住、八树下宿、九露地住、十常坐不卧、十一次第乞食、十二但三衣。

324,问:寺中有僧称维那者何义?

答:维是纲维,华言也。那是梵语羯磨陀那之省文,羯磨陀那译为事知,谓知僧事之次第,而纲维僧众者也。

325.问:称禅师、律师、法师、大师何别?

答:禅师通指一切有德高僧,别指禅宗大德。律师专指律宗大德。法师则指译经讲经诸师。大师亦通称,而净土宗大德,往往称焉。此外尚有为国主师者,号曰国师。

326.问:法师称三藏何义?

答:此师兼通三藏,则称三藏法师。犹汉代之称五经博士也。若省法师,则但曰三藏,如称玄奘法师曰唐三藏。

327.问:寺中正殿中供佛像,是释迦佛否?

答:是释迦佛。

328.问:有供三佛像者,何欤?

答:有说是三世佛,有说是三方佛。

329.问:何为三世佛?何故尽供?

答:三世谓过去、现在、未来也。若指一佛而言,则法身常住,故尽供以表之。若别指三佛,则前为迦叶佛,现为释迦佛,后为弥勒佛,以表佛统源流,故尽供之。

330.问:何为三方佛?何故合供?

答:三方为东方、西方、此土也。若指一佛而言。则法身圆满遍于十方,举三摄十,故合供之。若指三佛:则东方为净琉璃世界药师琉璃光佛,西方为极乐世界阿弥陀佛,此土娑婆世界即本师释迦。盖药师、弥陀,均于此土接引众生,助佛教化,故合供之。

331.问:佛旁左右立者何人?

答:亦有二说:一谓是左迦叶,右阿难;一谓左目犍连,右舍利弗。

332.问:此二说各有何义?

答:前说以迦叶尊者,是传佛心印弟子,为后世宗祖。阿难尊者,是传佛教法弟子,为后世教祖,故也。后说以目连尊者,是佛弟子神足第一。舍利弗尊者,是佛弟子智慧第一。知行双运,而佛法以宏,故也。

333.问:殿侧所供者为谁?

答:或是十六罗汉,或是天龙八部。

334.问:何为十六罗汉?

答:十六罗汉,皆佛弟子,罗汉中之长老:其名曰宾度罗跋罗堕阇尊者、迦诺迦跋蹉尊者、迦诺跋厘阇尊者、苏频陀尊者、诺讵那尊者、须跋陀罗尊者、迦理迦尊者.伐阇弗罗尊者、戍博迦尊者、半托迦尊者、罗怙罗尊者、那伽犀尊者、因竭陀尊者、伐那波斯尊者、阿氏多尊者、住荼半托迦尊者。

325.问:诸罗汉名,其义可得闻乎?

答:曾见经论者。如宾度罗跋罗堕阇,即宾头卢颇罗堕,此云不动利根。诺讵那即诺矩罗,此云鼠狼山。须跋陀罗,此云善贤。罗怙罗,此云执日。馀均未见翻者。

336.问:何为天龙八部?

答:此乃听法众,亦护法众也,其名曰:天、龙、夜叉、乾闼婆、阿修罗、迦楼罗、紧那罗、摩睺罗伽。

337.问:八部之名,其义若何?

答:天即二十八天(见37问)天王。龙谓龙王,有四种:一守天宫殿,持令不落。二兴云致雨,益人间者。三地龙,决江开渎。四伏藏,守转轮王大福人藏也。夜叉此云勇健,有三种:一在地、二在虚空、三天夜叉,此居下下天,守天城池门阁。乾闼婆此云香阴,天乐神也。阿修罗义见38问。迦楼罗,此云金翅,两翅相去三百三十六万里,金翅鸟神也。紧那罗此云人非人,似人而头上有角,亦天伎神也。较乾闼婆小,司天丝竹。摩睺罗伽此云大腹行,即蟒神也,世间庙神多为此类。

338.问:寺山门内所供,南向者为弥勒佛否?

答:是弥勒菩萨化身,定应大师之像。大师在五季梁代,示生于浙江四明之奉化,皤腹常欢喜,手持布袋,故称布袋和尚。今奉化县岳林寺,为大师行道处。然弥勒是未来世佛,现在尚是菩萨,故称弥勒菩萨为宜。

339.问:立于弥勒菩萨后者,为何菩萨?

答:是韦驮菩萨,贤劫当来第千尊佛也。又此菩萨现大大将军身,护法最力,故今像之。

340.问:山门侧,供四大伟像,是何人物?

答:是四王天之四位天王。东方曰持国天王,为乾闼婆主。南方曰增长天王,为鸠盘荼主。西方曰广目天王,为龙主。北方曰多闻天王,为夜叉罗刹主。此四天王,誓以神力保护佛法,故居门首,俗称四金刚。以其为金刚神之类也。(有神力手执金刚杵者。曰金刚神。)

341.问:有山门侧,供两天将,此是云何?

答:俗称哼哈二将,未详其出典,殆亦天大将军也。据《感通传》云,四天王各有八将军。

342.问:假令世人尽信放生,则虫鱼禽兽,必至充塞大地,将据何理以辟之欤?

答:且未辟之以理,先徵之以事。楚不捕蛙而蛙不多,蜀不食蟹而蟹自少。其他猫、燕、金鱼、蜜蜂等物,古今人皆畜养而不杀,何尝有充塞大地之事?问者所虑,无异杞人忧天矣!若以理证之,则经云杀、盗、淫业,是恶道之因,畜生亦恶道也,苟人尽放生,不造杀业,则恶道之因已绝,必且畜生渐少,而人天增盛矣,何幸如之。(查羊、豕、鸡、鸭、鱼、鳖等物,其生殖之繁,实借人力为之。世苟戒杀不食,无人力为之生殖,断无较现今众多之事也。)

343.问:人体藉动物之精血以为滋养,倘永久蔬食,势必体瘠力疲,不能久存于世,持此说者颇多,究竟然否?

答:世俗之见。其实不然。近经生理学家所考滋养人体之要质,蔬豆米麦之中,大都具足,而黄豆为尤富,动物之肉缺少淀粉糖质,而有一种微菌,足致肠肺等病,牛、羊、豕类为多。故滋养之品,植物实远胜于动物。

344.问:仁者当宏济同胞,次者如赈恤穷困,及修桥作路等事。亦属实惠。今人类自相残杀,尚不能救济,而反救济物类,不亦颠倒乎?

答;慈善事业,自属多端,苟具有力量,遇到机缘,皆当为之,岂可妄作分别,舍彼取此。孟子曰:亲亲而仁民,仁民而爱物。非谓推行之当如此乎?今乃谓但须仁民,不必爱物,且谓不能仁民,何须爱物,见之颠倒,孰甚于此!

345.问:物不当杀,以有知觉也。然毒虫猛兽,不杀之则反害人,古圣所以驱除也。今以戒杀之故,而任其肆毒,非所谓自杀也耶?

答:既以物有知觉,不当杀之。则毒虫猛兽,岂无知觉,云何可杀?使以害人之故而杀之,犹国法之杀人者罪死,则必报罚相当而后可。故古圣亦但驱除之耳,非尽杀之也。然毒虫猛兽,亦未尝真欲杀人,不过为自卫计耳。良以人不戒杀,嗜食血肉,遂于形气声色上,常露一种害物之态,虫兽遇之,感生怖畏,恐人害己,施其毒猛行为,以自防护,是此虫兽之为害,实人不戒杀有以致之,向使人人戒杀,则虫兽之畏怖自除,彼亦无所用其防护,而至于肆毒矣。不闻降龙伏虎之士乎?毒虫猛兽非但不为害,且为之用,谓非慈祥不杀有以化之耶,佛言不杀得长寿报,未闻戒杀而自杀也。

346.问:鱼虾等类,物命致微,一日所杀,不可胜计。假如杀之有罪。则人人当堕三途,而且以一抵一。报偿宁有尽期?若杀之无罪,则何必放生,作此无益之举?

答:万物含灵,体量有异,生命何别,鱼虾等类一日所杀不可胜计,此正残忍之极,惨酷之至,具慈悲心者所以有戒杀放生之举也。夫既忍心行此残酷,安得无罪?恶报到来,永堕三途,长劫难出。此吾佛所以有人身难得之叹!人物互相吞啖,若非彼此度脱,定必冤冤相报,一一相偿。佛说无间地狱众生,一日之间,千生万死,岂非此等相当之罚乎?故当深自警醒,速速念佛诵经,互相度脱,庶几解冤释结,同生极乐,永作莲邦好友也。

347.问:恶业重者死后堕畜生道,是则畜生本有应得之杀报,吾侪亦何苦虚糜金钱以放此有罪之物耶?

答:佛言:三品恶业,是三恶道因;上品地狱、中品饿鬼、下品畜生。是堕畜生道者,恶业尚非重也。此姑不论。现在畜生,因夙世所造恶业,感受苦报,固属咎由自取,然吾侪既忝为万物之灵,宜有以哀矜之拯救之,奈何漠不关怀,更从而为落阱下石之恶剧也。须知造业受报,皆是自作自受,原非有物也能为之主,岂吾侪得而罪之耶?且吾侪苟造杀业,亦是有罪,今以金钱买物,杀而食之,金钱固不虚糜矣,无乃买得罪业何!若谓彼既有罪应得苦报,吾侪放之不杀,使其苦报不应,何以符因果乎?曰:彼之苦报,我若不为之设法解除,或彼不能自知忏悔,终无由免。然亦不问彼报之免不免,只要我自己不造杀业,所谓既不度他,也须自度,况我若因彼苦报,发慈悲心,毅然戒杀放生,以此功德,回施于彼,令彼仗此功德,解除罪报,岂非既能自度,又能度他,此事罪福攸关,幸勿作此戏论也!

348.问:牛、犬及马皆能为人利用,固不当杀,若猪、羊、鱼、虾等类,毫无所用,安知非上天特生此等物以养人?且世间靠此谋生者甚众,一概不杀,孰肯养此无用之物?彼畋渔畜牧者,必且失业,成为饿莩矣?

答:人畜异趣,材能自殊。牛犬马等之为人用,原非尽顺其性也。猪、羊、鱼、虾,毫无所用者,亦人自不能用之耳,非彼等之真无用也。若谓上天生此等物以养人,上天不言,有何证据?如以世人皆取而食之,故云然者,则蚊虱之皆吮人血以生,亦得曰上天特生吾人以养蚊虱乎?至谓畋渔畜牧者必且失业,然岂不可改业乎?例如昔之售鸦片者,今固失业矣,而亦无碍其改业也。

349.问:放生者自以为保全物命,抑思我放之而人捉之,放之何益?即使念佛念咒,不过聊以自解,究竟得免与否,有何凭证之可言?

答:见物遭厄将死,放而活之,谓之放生。此乃现前事实,原非预作悬计也。既放之后,如有人捉,则捉者之罪,岂放者之咎?且前既一度放之矣,安见后次不再得而放之乎?人不为日中之饥,而斥朝食为无益。医不为人之必死,而斥诊治为无益。放生之道,亦犹是耳!至于佛咒之功,经云:一称佛名,能灭多劫重罪。今为物品念之,则此物品已灭重罪,岂有再受斩割之苦?又经载持咒者常为善神呵护。今为物品持之,则此物品亦得善神呵护,岂有再被捕获之厄,果能虔诚念诵,佛无妄语,未有不感应者,尚何容疑?不但此也,佛咒既念之后,尚须为之回向极乐,令其早脱畜身,永生净土,岂仅放此一生云尔哉!佛言万法唯心,俗语有志竟成,只要放生念诵者心力坚强,则所放生物,断无不能度脱之事,谓须具足信心,必得效果,幸勿谓聊以自解也。

350.问:戒杀放生,偶一为之,原可养我慈心,若必尽人长斋,见物必放,诚恐势有难能,自古至今,何曾有断尽杀业之国耶?

答:戒杀放生,既足以养慈心,使知慈心而不可不养也。则偶一为之,其养薄,何如数数为之,而使慈心增胜乎?传曰:树德莫如滋,此之谓矣。尽人长斋,见物必放,势似难能。然人苟充其慈念,常发弘愿,努力进行,一人化十,乃至千人化万,如是转展感化,达于无穷,安见不将大地众生之杀业扫除尽净,令古今来,未有之“断杀国”竟出现于足下也。

351.问:戒杀放生,因于轮回果报之说而起。然轮回果报,乃佛家之学说,如孔、如耶,未尝言及,乌知非影响揣度并非事实。吾侪既不可得其理据,何必效斋公斋婆之盲动耶?

答:人心言善恶,故人事有功罪。而人品有君子小人,多人如此,一人亦然。盖一人之心,善恶无常,故一人之事,功罪无定。而一人之品,忽为君子,忽为小人,亦千万其态。一人道如此,推而广之于六道,则由善心功业感者,上为天道,中为人道,下为修罗;其由恶心罪业感者,上为地狱,中为饿鬼,下为畜生,亦惟一众生之心业。变动不居。故其于六道之升沉迭代,亦千万其状。此乃佛说轮回果报之原理也。读其经者,类能举之,夫佛说轮回果报,惟恐人疑,特就六道众生之现状以立言,悉有事实之可据,从无凭空而虚造。今乃谓影响揣度,真是门外人矣。《易》言:彰往察来微显阐幽,《书》言:作善降祥,作不善降殃。《传》载彭生豕立,老人结草,则孔子虽未明言轮回果报之名,亦未尝不研求轮回果报之实。耶教亦有死后复生,善升天堂,恶下地狱,惟其执于断见,故但知果报,不解轮回,而亦非尽不言。夫昼夜迭乘,寒暑代起,沧桑变改,岸谷迁移,起而复眠,饱而复饿,荣而萎,死而生,经须臾以至纪劫,其间聚散成坏流转往复之状,未尝少息,此轮回之理之彰明昭著者。人虽至暗,岂难一悟,但以拘于一生,未达三世,故遂不能穷通其理,不信其据,而自诿于不可得,良可慨矣!不欲效斋公婆之盲动,是犹盲人之不欲盲而食,宁饥饿以死也,岂不更可悲耶!

352.问:研究佛教人必读之经,必读之律,必读之论,与必读之名人著述,若何?

答:凡研究佛学,必先领会真理,依理起修,若不悟不修,但将经律论三藏,以及名人著述,装满一肚皮,不过种些远因而已,何济于事!但较之不读人,犹胜一步耳。

353.问:佛经浩如烟海,阅览经典,何者最先?何者次之?何者最后?乞详示。

答;佛典有经律论三藏,律属实践,非仅可阅览而已,兹姑不论。经藏是佛之雅训。论藏是经之注释。故阅藏当以经为主,而纬之以论。吾佛说法,有顿有渐。顿说之经,是华严部,不入次第范围。其渐说者,台宗判为四部:首阿含,次方等,次般若,而终之以法华、涅盘。盖阿含部,世尊为人天小乘之所说也。其主要经有四:曰《长阿含》、《中阿含》、《增一阿含》、《杂阿含》。方等部为引小入大之经。其大部曰《大宝积》。而凡《维摩》、《楞伽》、《楞严》、《圆觉》及《阿弥陀经》等,皆属焉。般若部经,深谈实相,大乘之极趣也,其大部曰《大般若经》。而《金刚》、《心经》等属焉。《法华经》者,会三乘于一乘,会一切众生尽入佛之知见,以示世尊出世之本怀。《涅盘经》犹世之遗训,捃拾未尽之义,故终焉。论为论议、论辨,虽有宗经释经之异,而为经之注脚、经之关键。为欲明经义者所不可不读则一也。然丽于小乘经者,则以《俱舍论》、《成实论》二部为要典。丽于大乘经者,有通有别:通者,以《大乘起信论》、《摄大乘论》、《大乘五蕴论》、《大乘阿毗达摩杂集论》、《中论》、《百论》、《十二门论》(上三论即三论宗之要典)等为要。别者、如《往生论》、《净土十疑论》、《西方合论》(净土十要中尚有数种)等则属于净土宗。如《唯识二十论》、《成唯识论》、《显扬圣教论》、《瑜伽师地论》(相宗八要中尚有数种)等则属于慈恩宗。他如《大智度论》之释《般若经》,《金刚般若论》之释《金刚经》、《法华玄义、文句》之释《法华经》,《华严悬谈疏钞》之释《华严经》,俱为要典。然则经教为源,而宗论为流,探源者必须溯流,故读经当先读论,此阅览经典之通规欤!

354.问:何谓方等?

答:方法也,等广遍也。吾佛所说广大法门,故曰方等。

355.问:何谓大乘法?何谓小乘法?

答:大乘小乘之义:即声闻、缘觉二圣之法,为小乘法。菩萨如来二圣之法,为大乘法。其法相分别,均详前,请检之。至于大小之别,其义安在,据杂集论,有七种大义,故曰大乘:一者境大,以菩萨道,缘百千等无量诸经广大教法为境界故。二者行大,正行一切自利利他广大行故。三者智大,了知广大人法无我故。四精进大,于三大劫阿僧祗耶(此翻无量数)方便勤修无量难行行故。五方便善巧大,不住生死、不住涅盘(不生不灭)故。六证得大,得如来法身无所畏、不共法等、无量无数大功德故。七者果大,穷生死际示现一切成菩提等,建立广大诸佛事故。前五就因言,即菩萨法也;后二就果言,即如来法也。若夫小乘则反是,但缘生灭四谛、十二因缘、及事六度。(但修事不达法性)故境小。但能自利,拙于利他,故行小。但了人无我,故智小。但经三生十六劫修行,故精进小。但能出世不能入世,故方便小。但得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之五蕴法身,故证得小。灰身灭智,住方便土。故果小。由此观之,大乘是究竟法,小乘非究竟法;大乘是真实法,小乘是权假法;大乘法是积极的,小乘法是消极的,此大小之梗概也。

356.问:《起信论》摩诃衍三字,何义?

答:摩诃此云大,义兼多胜,衍此云乘,摩诃衍三字,即所谓大乘也。

357.问:人多疑佛学主厌世,致圣教不能普及。窃思佛之出世,即以救世,栖心净土,正为欲救娑婆,所谓事理无碍,色心不二,不特不可厌弃一切,直须改进一切,若夫但求独善,避嚣耽寂,恐失佛学本趣,然否?

答:所见极是。佛有无量功德,菩萨修六度万行,岂是厌世主义?!至避嚣耽寂,是其修养方便之一端耳,犹孟子所谓人有不为也,而后可以有为。

358.问:三宝为世福田,其中僧宝,但指贤圣僧乎?抑并指一般僧乎?

答:可宝者,法也非人也。苟其人而曾受出家佛戒,即入僧数。皆是众生福田,所谓依法不依人。

359.问:经有说出家人过失及诋毁者,皆犯重罪。然若是贤圣僧,果然有罪,如果有可訾议者,岂亦有罪耶?

答:说过坻毁,本属口恶,对于常人且不可,何况佛弟子耶?盖出家人无论如何,总是福田。如失道者。但当悲愍,切勿嫌恶,以自损德。

360.问:出家一道,是否权法?抑婆罗门流传之苦行?为释迦所未革者,诚充其说,则世界不能成立,得毋堕入空边?有乖中道否?

答:佛法固有判分权实之说,然此就理言,非就事言。就果言,非就因言也。理有了义不了义,以了义为实,而不了义为权。果有三乘一乘,以一乘为实,而三乘为权。至于事之权实,因之权实,虽可视其所对之理与果为断,而其实皆权也。出家者乃因地中事法之一,谓之为权,未尝不可。出家亦婆罗门所有事,然非所谓苦行也。婆罗门之苦行,如尼犍子之卧刺倒悬焦身投水,彼以苦为乐因,故设为教法。世尊雪山修行,尝日食一麻一麦,庶几近之,固舍而不取矣。若所谓杜多(或作头陀)行者,何尝非佛法之所尚,要其意在舍欲去爱,示不为三界所系,非以为得乐之因也。出家一法,何独不然。家为爱欲之薮,罪恶之府。龙树《毗婆娑论》言之痛矣。《圆觉经》谓轮回之本,在于爱欲;不断轮回,不成佛果。故欲求佛果,非舍欲去爱不可。若是乎出家者。乃断轮回趣佛果者所不可已也。且也,子之所惧出家者,盖仅出妻子家庭之家耳。此所谓家,惟凡世界有之,亦惟凡世界之欲界有之耳。若色界无色界,本无家之可出。即使因出家而致世界不能成立,亦惟空此欲界耳。色无色界,固俨然存在也。世界众生,善恶无定,业力有穷,上升者有时而下沉,下沉者有时上升,纵一时欲界空矣,而异时色无色界之众生下沉,又得使欲界成立。苟众生未达度尽之期,即令人尽出家,三界决无破坏之日。且世界本是生灭无常之物,经一期之成住坏空,谓之大劫。是即众生未尝出家,而三灾起时,则世界亦有坏空之日。但移时而业感循环,又将自空而成。是则众生未达度尽之期。即令人无出家。三界本有自成而空、自空复成之事。于此可见世界之成立不成立,与众生之出家不出家,初无重要之关系矣。至惧世界不能成立者,因不识世界为何物耳。世者常言谓之时间,时间起于刹那。刹那者,吾人心念之动相耳。吾人动念不已,相续乃成时间。界者常言谓之空间,空间生于有对。有对者,吾人心念之幻相耳。吾人幻念不已,分别乃成空间。自吾人心念妄动,罗织而成世界。遂因其妄动力之往返屈伸,而现染净苦乐权实之异。染者为六凡世界,而此六凡世界内,苦世界三、地狱鬼畜也,乐世界三、天人修罗也。净者为四圣世界,而此四圣世界内,权世界二、声闻缘觉也,实世界二,菩萨如来也,此十界者。犹是赅约之言。若繁而演之,则十界互具十界,而成百界,更互具百界,而成万界。依此而推,则亿兆京垓,宁有边际。然则子所惧者,将谓一人世界不能成立乎,则犹有多世界足以慰子矣。将谓尽凡世界不能成立乎,则馀彼圣世界尚在,更足以慰子矣。将谓尽凡圣世界不能成立乎,则世界原由心念之妄动而起,实同幻化,有之不足贵,无之庸何伤。若谓此乃堕空,有乖中道,则又不然。盖若世界实有,而强欲无之,是乃堕空。今世界本空,是乃随顺法性之道,岂得谓有乖中道哉。夫家之为言,犹牢笼也。父母妻子之家庭,不能尽其义矣。约之则有躯体,此躯体之家,非至得无生忍,不受后有,不得为出。广之则有世间,此世间之家,非至断惑证真,究竟涅盘,不得为出。惟有行满果圆,自在无碍大解脱者,方可谓之真出家。今凡夫耽于家庭之欲爱,故以舍离家庭为出家,而群相惊怖,不知所谓出家者,义正大有在耳。虽然,此就俗谛言之也。若就真谛言,则家者多数人之所谓父母妻子缘会相聚耳。若此所谓父母兄弟妻子者而缘散不聚也,则又何家之可言乎。即当其缘会相聚,而所谓家者,苟求之于父母兄弟妻子有情者,而卒不可得。求之于其父母妻子等所依之宫室器具无情者,而亦不可得。故曰家性本空。本空、则入无入相,出无出相。而所谓出家者,亦只成名言上戏论而已。

361.问:释迦牟尼在雪山修行,禅宗直指谓行住坐卧俱可用功,然则修行何必雪山?

答:行住坐卧,俱可用功,与在雪山修行,未尝抵触。问意得毋有误会处,兹且不论。但就世尊在雪山修行之旨言之,要有二因:作事须要缘胜,容易成办,雪山闲静,修禅易资成就,故在彼修行,一也。雪山一地,当时修道者多处之,世尊为欲化彼外道,故在彼修行,二也。

362.问:世尊降生以前之历史若何?

答:世尊降生以前,为护明菩萨。在迦叶佛时,为一生补处菩萨,命终往生兜率内院,教化天道众生,此为降生前最近之历史。至若往昔修因,本事无量无边,不可纪数,见于经论者:如曾为尸毗王,代鸽施身。为普明王,持不妄戒,以身就死。为忍辱仙人,被歌利王割截身体,慈忍不动。为大施太子,求如意珠,雨宝济贫,筋骨断坏,终不懈废。为螺髻仙人,深入禅定,鸟生卵于髻,俟雏出飞。为劬嫔大臣,分阎浮提均故息诤。又如底沙佛时,世尊为弟子,觅师入山,见宝龛中佛入火界定,威光赫奕,忘下一足,经于七日,以偈赞佛得超九劫,先弥勒成佛。又在燃灯佛时,为儒童菩萨,买五花以供佛,布发掩泥,令佛蹈过,得受佛记。若此之类,书不可尽。但事在往古,藉天眼宿命及一切种智,方能知见。非如晚近俗事之可以岁月甲子计也。

363.问:佛出于印度,今印度一蹶不振,何也?

答:佛出于印度者,以其当娑婆世界之中,为古佛成道之场。又以当时,印度众生,机缘之胜,能感佛尘。迄今几三千年,时异势殊,众生业报,不如畴昔,又况现在印度,佛教式微,一蹶不振,佛何咎焉?

364.问:佛经谓一大千世界为一佛土。世尊居一佛土之第四天,然则三千大千世界中当有最尊最胜如世尊者三千个矣。未知佛经有无论及否?

答:《梵网经》云。千百亿释迦,是固一小世界一化佛也。至第四天乃一生补处菩萨所居,并非世尊所居,此说有误。

365.问:先生谓第四天乃一生补处菩萨所居,非世尊所居,然则世尊现居何处?

答:世尊应身,昔居印度,今已涅盘。世尊报身,住华藏世界。(华藏世界之相见《华严经》)至于法身,无在无不在,名曰常寂光土。

366.问:“一生补处菩萨”一句未能明白,乞开示?

答:一生者尚有一次来生,补处者补佛之处,谓此菩萨,将来一生,即得成佛也。

367.问:菩萨须降生修行,方能成佛,成佛后要否降生?

答:降生修行成佛,乃应身佛出世之常规,所谓八相成道也。至于报身化身,则不拘于此。(八相者:谓一从兜率天退、二入胎、三出胎、四出家、五降魔、六成道、七转法轮、八入涅盘。)又应身佛未出世前,为一生补处菩萨,常居兜率天,故有降生之言。否则但云示生,不必说降生也。

368.问:阿罗汉必经几劫,方克成菩萨?

答:阿罗汉,如能回小向大,即成菩萨,不必经劫。

369.问:凡菩萨皆称大士乎?

答:是。大士之义,即谓摩诃萨也。

370.问:《心经》中观自在菩萨,是否观音大士?

答:就别而言,是观音大士;就通而言,则凡行深般若者,皆得受自在之号。

371.问:俗传观音大士生日有三:一为二月十九,一为六月十九,一为九月十九,敢问一人何以有三生日?

答:当是现生、成道、涅盘之三种纪念日,非尽是生日,俗传致误耳。按百丈丛林清规,只列二月十九为观音圣诞,可知。

372.问:二月十五日、十一月十七日、十二月初八是佛之何纪念日?

答:二月十五日为释迦佛涅盘纪念。十一月十七日为弥陀佛诞日。十二月初八日为释迦佛成佛纪念。

373.问:弥勒佛圣诞,是否正月初一?

答:是。但弥勒现是菩萨,尚未成佛,应称菩萨。

374.问:世尊圣诞,俗云即四月初八日,而佛学大纲则谓是二月初八,玉历又谓是四月十五,未知孰是?敢问。

答:据《浴佛经》云:一切佛皆四月八日生。《瑞应经》亦云:四月八日生。玄奘法师云:相传以巳月为降生,西域以寅月为岁首,与夏正同,故当以四月初八为是。

375.问:俗语有送子观音、千手观音之别,经目又有十八臂、四十八臂之异,敢问一人四名乎?抑四人四名乎?

答:大士普门示现,法身是一。应身有多,何止四名已也。

376.问:地藏王菩萨,究司何事?

答:此大士誓愿宏深,常救地狱众生出苦。所谓“地狱未空,誓不成佛”。且阅《地藏本愿经》,便知其详。

377.问:经谓观音即过去正法明佛,今人以菩萨称之,得毋谬欤?

答:所云正法明,乃观音之本也。人所称观世音,是正法明果后示现之迹也。迹是菩萨,称之何妨。

378.问:观音大士生于何时何地?

答:菩萨大士,已证无生,不可作凡夫有生计度。然观音是弥陀辅弼,则亦往生极乐人也。

379.问:或谓寒山是文殊后身,拾得是普贤后身,其说然否?

答:的确。此出之丰干禅师之口。丰干,弥陀化身也。天台国清三贤殿,供三老之像。

380.问:普门大士,是否即观音大士?

答:是。

381.问:一切佛般涅盘后,再作佛事否?

答:佛般涅盘,就是佛事。所谓应以涅盘身得度者,即现涅盘身而度之,须善领会。复须知之,佛本无生,因众生机感,故非生而现生,佛本无灭,因众生机尽,故非灭而示灭,生灭皆佛事也。

382.问:吾国古寺如此之多,始建者为何人?

答:汉明帝始建白马寺于洛阳。

383.问:东土佛教盛衰之状况如何?

答:东土佛教,自后汉初来,历三国、两晋而渐昌,六代隋唐为最盛,五代以后,则渐衰矣。欲知其详,须阅佛教史。

384.问:释迦佛现在说法否?

答:《法华》云:佛常在灵鹫山,及馀诸住处,众生见劫尽,大火所烧时,我此土安隐,天人常充满,参参。智者大师,亲见灵山一会,俨然未散,可证知现在说法也。

385.问:三藏法师对唐太宗云:每年十二月初六、初七、初八数日,为如来说法之日。夫三藏法师未得天眼,焉知如来说法之日?

答:所谓三藏者经律论也。是师博通三藏,三藏中必有此语之可稽,此是圣言量,非天眼所见现量境也。况与国王问答,岂敢妄谈。

386.问:灵山在何处?是否世尊说法之地?

答:灵山具称灵鹫山。梵语耆阇崛山。在古印度摩竭提国旧都东北十四五里(此旧都名上茅宫城,在今巴哈尔城西南六十里。)是世尊说法之地。

387.问:释迦佛灭度后居何处?

答:常寂光土。若其应化,则无处不在。

388.问:释迦佛之前,或谓是然灯佛,或谓是迦叶佛,究是何佛?

答;然灯、迦叶,均在释迦佛前。但然灯在无数劫前,迦叶佛则在本劫中,而为贤劫中第三佛也。(释迦是第四佛)

389.问:一小劫中约有几佛出世?

答:小劫中佛出世与否无定数。据经:现在贤劫,有千佛出世,皆在住劫。其出兴次第,则第八小劫前无佛出。第九小劫始有四佛出,释迦即第四佛也。第十小劫弥勒佛出。第十五小劫中,有九百九十四佛相续出兴,第二十小劫中“楼至”一佛出。馀小劫均无佛。

390.问:一大劫有若干年?

答:十三万四千四百万年。

391.问:五祖是否释迦牟尼?六祖是否须菩提?

答:非也。释迦是佛教主。须菩提是佛弟子,解空第一大阿罗汉也。祖之名,起于分宗。奉佛教之一义为修行之宗主者曰宗,如禅宗、净土宗等。开宗之人,为其宗之初祖。以次传法,则有二祖三祖等。如禅宗之初祖达摩、二祖慧可、三祖僧璨、四祖道信、五祖弘忍、六祖慧能等是。净土宗之初祖慧远,二祖善导、三祖承远、四祖法照、五祖少康、六祖延寿等是。

392.问:何谓净土宗?何谓禅宗?

答:宗之为义,已见前解。以往生净土为修行宗主者,曰净土宗。其法以念阿弥陀佛,回向善根,发愿来世生彼极乐世界。仗弥陀接引愿力,命终必定得生。既生彼国,即不退堕。义见《阿弥陀经》。以明心见性为修行宗主者,曰禅宗。其法以屏息外缘,不起一念,心念灭已,心性自见。心即常住,名究竟觉,所谓一念不生,即如如佛也。义见《金刚》、《楞伽》。

393.问:净土宗,属于大乘乎?抑属于小乘乎?

答:净土宗,以发菩提心为因,以得佛果为究竟,故属大乘,非小乘也。

394.问:《遗教经》属大乘乎?抑属小乘乎?

答:经云十方佛土中,唯有一乘法,无二亦无三,皆大乘也。此经佛临灭时遗教,乃为后世众生而说,智者见智,仁者见仁,说大乘也可,说小乘也亦可。

395.问:诵经念佛能灭重罪。修禅宗者,既不诵经,又不念佛,过去重罪,何能消灭?重罪未消,何能成佛?

答:禅宗以断除妄念彻见心性为究竟。虽不诵经念佛,而成功则一。然此等多是利根,夙世修行功已将圆,故一悟千悟耳。若末世众生,虽修禅宗,仍须诵经念佛,或勤修忏悔,方得罪障消除,而易于成就。不然,初祖达摩何以传《楞伽经》四卷,六祖慧能何以传《金刚般若经》,而永明寿禅师何以提倡念佛法门也!

396.问:或谓宗门单提话头参究,话头二字是否指禅宗要诀?

答:话头不是要诀,乃原不过是一句无意味语。行者将此一语,顷刻不离,要使一切内外心境妄想,一齐断却,更不相续,便得豁然开朗,亲见本来面目。

397.问:《华严经》、《楞严经》、《法华经》、《金刚经》、《弥陀经》等,是否世尊弟子所著?

答:一切佛经,皆是佛口所说,或是菩萨天人所说,为佛所印可者。迨世尊灭度后,弟子述说而笔记之,则是世尊弟子所述。而非著作者矣。

398.问:参禅至存亡自由地位,死后能否脱离轮回?

答:参禅若果到存亡自由地位,乃一自由一切自由。说什么离与不离,幸勿呓言!

399.问:心经注以何种为最佳?

答:《心经》注解金陵刻经处有心经五家注,系五种注本合订,皆有至理。

400.问:《法华经》以何注为最佳?

答:法华经是佛一代说法圆满之教也。阐发此义,要推天台智者大师之《法华玄义文句》矣。然卷帙甚巨,如求简要,则蕅益大师之《法华会义》亦可。

401.问:《无量寿经》以何注为最佳?

答:《无量寿经》注,某所见者唯隋慧远义疏一种。清彭绍升居士有著《无量寿经起信论》,亦可参考。

402.问:《观无量寿佛经》以何注为最佳?

答:此经现见两注:一为智者大师疏《四明知礼钞》、一为善导大师《四帖疏》,并皆佳妙。然以净土专家而言,则取善导疏也。

403.问:《圆觉经》以何注为最佳?

答:圭峰宗密之《圆觉大疏》。

404.问:《维摩诘经》以何注为最佳?

答:智者大师《疏》。

405.问:一切经首,必有六种成就之文。其处成就文,必标明某国或某城某地。而《圆觉经》首处成就文,独不标明处所,究竟作何讲解,方有指归?

答:《圆觉》为顿教大乘之经。说经之处,名为他受用之实报土。说者听者俱在定中,故云薄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,此证教主在定中也。一切如来至不二随顺数句。指佛自受用土,于不二境现诸净土。即他受用土也。其文殊等十二上首与诸眷属皆入三昧,此证教伴在定中也。以不入定,不能同住如来平等法会故。尔时如来,仍住舍卫祗园,文殊仍在震旦五台,主伴即在当处入定,平等法会亦即在当处也。故曰:“不离当处常湛然,觅即知君不可见。”即此意也。其十二上首,各有请说之仪,一一俱在定中,作诸法事。故曰不起寂灭定而现诸威仪者,亦此意也。

406.问:《圆觉经》多贤宗注解,而无台宗疏释。若据五重玄义判之,当若何?请指示之。

答:《圆觉经》若论五重玄义,当以单法为名,无人无喻故。以净圆觉心为体,必先悟此净心故。以圆修正观为宗,非修此不成真因故。以除疑破妄为用,非除妄不能趋果故。以圆顿生酥为教相,说在第三时方等故。将此五重玄义之名,顾名思义,一经大旨,思过半矣。

407.问:心意意识等相貌未晰,而遽讲《圆觉》,恐于圆觉未能了悟。拟先研究八识,当否?

答:《圆觉》本性宗经也。必先悟净圆觉。即依净圆觉心,立行造修,于心意意识等相貌,似不必先明,又不必于诸识名相而配诸分别也。若谓先研究八识,亦未尝不可。

408.问:《金刚经》真空无相之义若何?

答:经云:“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。”则真必无相,无相故曰空,乃至空无空相,故曰真空。然无相者。相本是无,非相有而无之也。本无相而世人以为有者,必有所住耳。故曰: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。”其方便奈何。则曰:观一切法,如梦幻泡影露电可矣。

409.问:《涅盘经》偈云:“诸行无常,是生灭法。生灭灭已,寂灭为乐。”不知如何解释?

答:此四句义亦深远,今且以浅近言之:上二句是世间因果,下二句是出世因果。行谓心行、(属心)行事。 (属境)皆是变幻无常。故感生世间生灭之苦果。生固是动相,生灭之灭,灭必还生,犹是动相。惟生灭俱灭,寂然不动,故曰寂灭。以能灭此生灭为因,则感不生不灭之乐果也。

410.问:《华严经》偈云:“若人欲了知,三世一切佛。应观法界性。一切唯心造。”不知如何解释?

答:此偈示心佛无差别之旨。人皆有心,故人皆可以为佛,其差别只在迷悟耳。不了知者迷也,欲了知者在迷而求悟也。观法界性者,悟之之方也。应观者,要其悟也。三世一切佛,广矣大矣,高矣邃矣,不可思议矣。然人若了知,不外心造。欲了知者,其法奈何,是在观法界性而已。法界者三世一切法千差万别,自凡言之,则为众生法,自圣言之,则为佛法。性者不妄不变之体,所谓真如也。从千差万别法界之中,而观察其真如之性,自能恍然于心具法界心造法界,而即此广大高邃不可思议之佛法,皆我性分中事耳。苟明此理而不发菩提心者,未之有也。苟既发心而不能成佛者,未之有也。地狱众生,闻此偈而得度,不亦宜哉!

411.问:《华严经》有“三世一切佛”一语。敢问何故必言三世?

答:三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。欲尽一切时间,故必言三世。

412.问:《四十二章经》中:“念无念念、行无行行、言无言言、修无修修”四句。不知如何解释?

答:此佛示如幻法门也。世间造业,一切如幻。出世修行,亦复如幻。念其念,行其行,言其言。为世间造业之相。然其念、其行、其言,本无自体,缘内外妄想、妄境而有。如镜中花,如水中月,见有花月,何尝有花月哉?此念、行、言亦然,故曰无念、无行、无言。故世人曰造念、行、言等三业,其实所念者,乃是无念之念。所行者,乃是无行之行。所言者,乃是无言之言。世人不知,妄执为实,横起爱嗔,招诸苦报。吾佛悯之,说法对治,劝人依法修行,度诸苦厄。在佛视之,如折花于镜、捞月于水相似。虽折得花、捞得月,而实与未折、未捞等,故曰善巧方便,此即修无修修之意也。

413.问:《华严经》云:“诸供养中,法供养最重。”何谓法供?

答:经云:所谓如说修行供养、利益众生供养、摄受众生供养、代众生苦供养、勤修善根供养、不舍菩萨业供养、不离菩提心供养是也。

414.问:《四十二章经解》中:“见思情欲,耽染生死,如触此岸。无明情欲,耽染涅盘。如触彼岸。”下三句不知如何解释。

答:烦恼有根本枝末二别。见思为枝末烦恼,无明为根本烦恼。二乘圣人以根本烦恼尚未断除,故于涅盘而生耽染。凡夫边是生死。譬如此岸;圣人边是涅盘。(不生不灭即生死之对面)譬如彼岸。凡夫二乘,彼此耽着,俱是有病。惟菩萨大士,不住生死,不住涅盘,方为中道。此即佛之大般涅盘,亦名无馀涅盘。若二乘所住涅盘,则为有馀涅盘。《法华经》所斥为化城者也。

415.问:《四十二章经》中“言语道断,非物所拘”一句,不知如何解释?

答:不可思议,故言语道断;清净自在,故非物所拘。

416.问:《四十二章经》中有“心如功曹”一句,功曹二字不知如何解释?

答:功曹谓办事之长官。

417.问:《四十二章经》中有“无修无证难”一句,何谓无修无证?

答:此句不易道。彼无修无证者,乃证到彻底之人,即所谓无心道人也。

418.问:《佛遗教经》谓不得合和汤药,是否指医生而言?

答:是指医生。

419.问:初学宜先习何经?

答:习有二种:一者诵习,二者修习。诵习、则今人常诵之《心经》、《金刚》、《弥陀经》,皆可先习。若言修习,则以众生根钝,深广难期,便捷之法,莫若念佛。故以先习《阿弥陀经》为宜。他若《四十二章经》,《佛遗教经》,文句利达,陈义平易,亦初学所宜修诵者也。

420.问:同一佛经,何故分诵习修习?

答:将经文逐字逐句,朝夕讽诵,不求其义,如持咒然,但一心而已,此为诵习。博考经义,深思明辨,按照经中所示之法,而身体力行之,此为修习。一往而论,诵习得福,修习得慧,此其所以别也。

421.问:《八大人觉经》言简意赅,如能持诵,其效验较他经为捷,其功德亦较他经为优。尊意如何?

答:尚有言简意赅之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在。

422.问:大乘中最胜而最短,便于每日讽诵者为何经?

答: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。惟二百六十字,为最短。而般若为一切佛母,为最胜。

423.问:《大悲咒》见于何经?

答:密部有《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》,即《大悲咒》之出处。

424.问:仁者尝谓念经时三业与经佛相应,何谓三业?

答:此三业,即身口意等。礼佛对经,是身业也。念诵,是口业也。思惟观想,是意业也。

425.问:持咒功德,较诵经如何?

答:咒为密经,经为显咒。经咒本无二致,唯持与诵不同,诵则出音,持则默念。总之唯在一心,心若归一,其功德俱不可思议。

426.问:古德于经译义,于咒译音,何也?

答:经是显教,词意呈露,汉文可达,故译义。咒是密教,义理奥博,汉文不可达,故译音。

427.问:自念经佛,与雇人代念,其功德相去若何?

答:雇人念经佛,令其回向自己,其功德与自念无殊。但自念时,三业与经佛相应。雇人念时,自己三业,或不与经佛相应,故所结之果不能一致矣。

428.问:阅经功德,较之诵经,同欤?否欤?

答:阅经惟属意地,是慧功德。诵经必兼身口,是福功德。解经惟悟理,诵经兼事修,本不相同,但同出一心,相去不远。要在试看诵者诚不诚,阅者会不会为如何耳!

429.问:俗云:常诵《金刚经》,令人寿长,信欤?

答:《金刚般若经》功德不可思议。经中反复叮咛,可谓至矣。果能如法受持读诵,何止长寿!

430.问:文殊菩萨谓读经要句句分明,天道众生方可听得了了。岂吾人念经时,天上神祗亦来窃听耶?

答:佛为天人师。吾人念经,是诵其师言,安得不来敬听耶?况天道众生有天耳,不必来亦能听闻。俗所谓人间私语,天闻若雷,安有念经而不闻之乎?

431.问:平日读诵之经,念于纸而焚化于佛前乎?抑不必用纸,亦不必焚化乎?

答:诵经功德,与记数焚告无关。但初学者,恐生怠倦,藉以勉励,亦可为之。然佛门本有回向一法,凡一切所作功德,皆当回转向于菩提、实际、众生三处,宜遵行之。回向菩提者,欲仗此功德,求成佛果也。回向实际者,以此功德,为性分所当为,不以为功也。回向众生者,以此功德施诸众生,愿彼离苦得乐也。若修净土,则宜以回向往生极乐世界为总回向。(盖一生极乐,则三回向皆具。)

432.问:念经念佛必用香烛何也?

答:香花灯烛,所以供佛。念经念佛,如对佛前,礼宜供养。故用之,但不具时,亦可省略,心虔诚可矣。

433.问:诵经敲木鱼,究是何意?

答:所以调节缓急,易令心不散乱也。

434.问:体弱多病,宜诵何经?

答:病是死因。诵《金刚经》、《弥陀经》等,回向西方,庄严净土,可也。

435.问:《小止观》谓鬼病以咒治之即愈,请问四大病以咒治之能愈否?

答:如果躯壳之病,皆从口入者多,宜节减口食,其病自轻,若加以咒治,岂不更善。

436.问:《金刚神咒》云:若有善男子善女人,每日志心虔诵一遍,如念金刚经三十万卷,此语可信否?并问此咒是否释迦佛所说?此咒中有有人念得金刚咒,免了身边罪与灾,功德实无量,永世不踏地狱门等语,词颇俗,疑非佛所说?

答:此咒未考,察其意,似非佛说,恐似外道妄传。

437.问:或谓《大悲咒》是八十四尊佛名,其说然否?

答:此言出自灌顶法师,传来久矣,想必师有见处,然谓是神名,不是佛名。

438.问:《法华经观世音普门品》云:“念彼观音力,火坑变成池。”又云:“念彼观音力,波浪不能没。”何以梁主舍身奉佛,无救台城之祸?

答:菩萨救度众生,善巧方便,不可思议。其不获救者,或是信心未至,或是业定难逭。否则实已得救,而人自不察耳。如《金刚经》云:“善男子善女人,受持读诵此经,若为人轻贱,是人先世罪业,应堕恶道;以今世人轻贱故,先世罪业则为消灭。”是也。梁主身为君主,寿八十馀,其福报不可谓不厚,台城之祸,或亦因信佛而末减之矣,夫何疑哉?至念观音而得救者。观音持验记载之綦详。

439.问:经云受持佛名者,现世当获十种胜利。然以世尊之苦行六年而不免魔王之难;以悟和法师之精修净业,而迭遭悬梁下狱之灾,何欤?

答:受持佛名,获胜利益,此现生之效也。世尊不免魔难,此示定业不可不忏。然则道高一尺,魔高一丈。无魔则无佛,魔正所以助佛也。法师一生精修,而临终示悬梁之报,此宿因所迫。以偿先债,不可作下狱看。

440.问:明教嵩日持十万观音名号,世出世间经书不读而知,何也?

答:世出世间经书,都在一念心中。嵩师日持大士名十万,即世之希有人也。以如是人,作如是事,所以能发此希有妙慧,可谓剖一微尘,出大千经卷,信乎!

441.问:佛经谓受持佛名者,一切蛇龙毒药,悉不能中,请言其理由?

答:凡蛇龙毒药害人,必自心有感触,我心无毒,彼毒焉能害我?

442.问:同一佛也,何以念阿弥陀佛为胜?

答:此有多故。此土众生与弥陀最有缘,一也。弥陀愿力,接引念者尽得往生,二也。执持名号,即得往生,修易成就,三也。既生极乐,永不退转,直至菩提,四也。馀如净土诸经论说。

443.问:尝闻念佛以念阿弥陀佛为胜,有持名、观心二法,敢问持名观心之法如何?

答:持名念佛。但是心口念佛名号,声声不绝者是。观心念佛,念佛名号时,兼观察能念之念,空不可得,是为空观。所念之名,历历可数,是为假观。而此能念所念,即是一心。非空非假,亦空亦假,是为中道观。即此念佛,具一心三观,故曰观心念佛。

444.问:唐道绰禅师之论净土宗曰:修馀行业,多劫方成,唯此法门,速超生死。敢问净土宗,何以能神速如此?

答:仗弥陀愿力,一也。往生有九品,二也。往生即不退,一生成佛,三也。馀如净土诸经论说。

445.问:实相念佛如何?

答:当念佛时,观所念之佛与能念之心,俱了不可得,是为实相念佛。

446.问:佛经云:若人但念阿弥陀,是名无上深妙禅。然参禅悟道者多,念佛开心者少,何也?

答:以弥陀不肯但念,不名深妙禅也。既不但念,何以开心?即参禅人多如牛毛,悟道者亦如麟角耳!

447.问:《无量寿经》谓:阿难尊者愿见彼佛国土,即时无量寿佛放大光明,谓尊者自见耶。尊者未得天眼,安能自见,谓弥陀佛令尊者见耶,何以佛只令尊者见,而不令今人见?

答:见与不见,在缘深浅耳!阿难与佛缘深故见。今人缘浅故不能见。今人缘深亦得见。阿难缘浅,即得天眼亦不能见。

448.问:但念弥陀之人。亦能得六通乎?

答:佛教人念弥陀发愿,求往生以了生死,未尝教念弥陀求六通。

449.问:证念佛三昧后,能见他方诸佛乎?

答:俟居士证得念佛三昧已,即与尔道。

450.问:证念佛三昧后,现前能常见极乐世界乎?

答:果能证得念佛三昧,自不问此端的。见与不见,皆呓语耳!

451.问:远公精修净业,三睹圣相,因弥陀适来此土而见之耶?抑远公神游西方而见之耶?

答:弥陀未来此土,远公不往西方。因念佛到得一心不乱,东西本来不隔,极乐即在目前。所谓感应道交,凡心即证佛心,肉眼便见圣相,夫何远之有?

452.问:四土皆有九品莲台乎?抑唯凡圣同居净土有之乎?

答:净土经中所说九品:大都只在同居一土。以上三土、非凡夫人修观之境也。

453.问:佛经谓弥陀光明遍照法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,时时遍照乎?抑有时照有时不照乎?

答:经云:彼佛光明无量,照十方国,无所障碍,用此证知决定时时遍照。然念佛众生有见不见者,乃众生自见自不见,非佛有时照有时不照也。譬之一月。水清则月现,水浊则月不现。众生之心亦然,心净则见,不净便不见也。

454.问:《念佛直指》云:宿障欲灭,微见好相。如不蕴德,闻人之耳,其行必覆。请问其行必覆之理?

答:见人之恶宜隐,见人之善宜扬。知己之恶宜露,知己之善宜藏。今以微见相好,即向人显扬,好名之心既起,则妙行必覆矣,何疑之有哉?

455.问:修净业必如何始可谓之成就?

答:净土一门,以信为始,信得真则愿自切,愿若切则行自猛,三资具足,净业成矣。

456.问:经云:娑婆勇猛一日,胜于净土百年。而《莲修起信录》,则谓在娑婆精进一日,抵西方修习千年,二说何不同若此?

答:我娑婆世界,业系众生,若果能勇猛精进,较之净土真有日劫相倍,奚止百年千年已哉,

457.问:《径中径又径》中,“乘戒俱急、生亦最高、次戒急,生亦最稳”四句。不知如何解释?

答:乘者教乘,即通达经典也。戒者能受持佛戒不犯也。急者能急进不退也。乘戒俱急,福慧俱胜。故生品最高。戒急福胜,故生最稳。有乘无戒,是为狂慧。有高慢之慧,无稳定之戒,安得不为业力所牵乎?流入八部鬼神众去,宜哉!

458.问:今有众生,每日至心念佛十声,虽冗忙之日,疾痛之时,亦弗间断,如是可保往生否?

答:诚能如是。恒念不舍,临命终时,定能心不颠倒。一念求生,自然往生可保。

459.问:一心念佛至七日即得往生,是何理由?

答:一心念佛至七日,则终身不乱可知矣。岂有临命终时,心生颠倒乎,故得往生。

460.问:无量寿佛经言:至心念佛一声,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,其理由若何?

答:一声佛号,种无量善根,即灭无量罪业。言八十亿劫、五十亿劫,数犹可计,亦略言之耳。所以能灭者,罪性本空故。如人于梦,见种种相,一声唤醒,梦相皆消。阿弥陀佛,是我法身,至心一念,即得一声唤醒,无量生死,幻梦顿空,安得不消灭哉?

461.问:净土书中,有谓临终念佛十声即得往生者。有谓一心不乱须七日之久者;有谓早晚须念弥陀经一卷、佛名号二三千声、或一万声者;有谓夜间将心经默念一百遍,日间佛号二万弥陀经二十卷者。同修净土,何以难易不同如此?

答:众生根器,利钝不同,业障深浅亦异,故致修行难易悬殊,原无足怪。但求往生修净土者,宁为其难,勿恃其易,则庶有把握耳!

462.问:《弥陀要解》谓:唯以信愿执持名号,则一一悉具多善根福德。敢问执持名号,何以有福德?

答:阿弥陀佛名号,乃是宏愿积行之所成就,福德之总称也。既佛圆具福德,建此名号,行者执持名号,是亦执持佛之福德矣。

463.问:《大弥陀经》云:念佛之人,有四十里光明烛身,魔不能犯。如有光明,何以人不能见?

答:慧眼未开,故不能见。譬如盲人,日光照身,不见日光。魔畏佛光,故不能犯。如鸱畏日光,昼伏夜出。

464.问:放生念《往生咒》,是何理由?

答:放生加讽大乘经咒者,愿三宝加持,令所放生物及放生施主,获多功德也。《往生咒》有往生净土功能,凡此土众生无不宜念。

465.问:往生咒见于何经?

答:《往生咒》有广略二本。广本亦名《阿弥陀佛根本咒》,又名《无量寿如来根本真言》,出密部《无量寿如来供养仪轨》。(略见《密咒圆因往生集》金陵刻本)略本即常诵本,为宋元嘉末年求那跋陀译。经本未来。今附在小弥陀经之后。

466.问:蕅益大师谓:诵净土真言,能超度一切众生往生西方。然则人当临终时,或口噤不能念佛,命家人代念往生真言,谅亦有效?

答:是,有效。但念佛为正轨耳。

467.问:有不念佛而亦生西方者,如明之周廷璋,晨起只诵《金刚》、《弥陀》、《观音》等经各一卷是也。此何故欤?

答:念佛法门,固不仅以执持名号为限也。诵读大乘经者,何尝非念佛事耶?宜得生矣,不但此也,即将平日所行善事,回向愿求往生极乐,亦得生西。

468.问:《净要》序云:在昔之时,不必改弦,但加善巧回向。在今之世,只可助行,必须净业专修,其理若何?

答:昔人业轻心细,故念佛与诵经,一而二,二而一;善巧回向,俱为净土庄严。今人业重心粗,立行必分正助,以专为正,以散为助,方为稳当,其理如是。

469.问:《净土圣贤录》:荆王夫人之婢,生西后致梦于夫人曰:世间修西方者,才发一念,七宝池中,便生一花,此言可信否?

答:真语实语,安得不信!?

470.问:念佛时兼修观,修观时兼念佛,可乎?

答:正念时,蓦直念,不必兼;正观时,息心观,亦不必兼,久之自能即念即观,观念合一。所谓由观起念,由念入观也。若相兼,则二心矣。

471.问:《安乐集》云:生净土者有二种:一有相心,谓着相欣乐。二无相心,谓理观相应。“着相欣乐、理观相应”二句。不知如何解释?

答:见闻净土事相,心生欣乐,故曰有相心。净土理即唯心,观心有何相貌,故曰无相。

472.问:佛经谓诵往生咒,能使六道众生往生西方。何以人畜二道,闻之殊无影响耶?

答:裴休云:整心虑,趣菩提,唯人道而能之。经云:持咒能使六道往生,以显咒力不可思议。传中人持此咒往生者不少,而畜道罕闻,以业重自不持故也。

473.问:《净土圣贤录》谓念观音、势至二大士尊号,其功德与念弥陀尊号同,其说然否?

答:佛,果人也;菩萨,因人也。以因较果,自不相侔。但所持之名号虽殊,而能持之心力一也。以心力之功德论,可说是同。此一往之谈也。若进而言之,持观音千,不如持地藏一;持地藏千,不若持弥陀一。文出《较量功德经》。

474.问:《观经》第十观中:有如此菩萨但闻其名,获无量福之语。夫闻名岂真能获福乎?

答:佛无妄浯。《观经》是佛金口诚言。佛言不信,谁言可信!

475.问:念佛之法,无声似不及有声。盖有声则三根普被,如闻暮鼓晨钟,发人深省。而无声则趣味既鲜,效验自微。毕竟如何?请开示。

答:此种道理,说得甚明,毋劳饶舌。

476.问:临终必趺坐合掌,是何理由?

答:念佛人临终,作坐莲花想故趺坐,因礼佛故合掌。

477.问:净土书谓:此方行人起一往生念,西方七宝池中即生莲花一朵,设此行人再入轮回,此花毕竟如何?

答:行人净念生,珍池莲蕊现,是为感应同时。行人勤惰才生,莲花荣枯顿现。足证一感一应,一因一果,皆唯心物也。

478.问:西方三圣接引时,有只往生人见之者,亦有万目共睹者,此何故欤?

答:有净因,必感净果。有净缘,必睹净境。凡有见者皆缘也。

479.问:念珠必用一百八粒何意?

答:为破百八烦恼,成百八三昧故。

480.问:某欲自念《弥陀经》为母回向西方,不做疏焚告,但于诵毕之后自念云:以此功德,为母回向西方,未知妥否?

答:自己念经报恩,不必作疏焚告,但至诚回向,自然感应道交;彼疏告者,乞证明耳。 ?

481.问:《楞严经》云:假使恶业有体相者,十方世界不能容受。今欲以念佛之力,令业尽情空,乌可得乎?

答:此语出《华严经普贤行愿品》,非《首楞严》也。众生自无始来所作之业,幸而无相,若有体相,真尽虚空界不能容受。然心能造业,心能转业,今以造业之心念佛,果能念到情空,便一空一切空,则尽虚空界之业,转而为净土之妙庄严也。但患念不到情空,奚患业之不尽乎?

482.问:永明昼夜弥陀十万。然吾人一昼夜只有一万三千五百息。安能念至十万之伙?

答:此老弥陀化身。三昧中念佛,十万不足为多。每日尚做百八件事,以不思议事,须不思议人能之。

483.问:念佛喉易哑,奈何?

答:居士不善巧念,舌动于心,致令心火上炎。

484.问:古德谓“心净则土净”。然吾人十二时中岂无清净之时,何以只见娑婆而不见净土?

答:吾人前世以秽心作诸恶善复杂之业,故感娑婆苦乐相间之秽土。因在过去,报在今生。若今生二六时中,以清净心修清净业,而将来便可常居清净之佛土,不但可见而已也。

485.问:《往生净土忏愿仪》中:有“一一尘出一切尘,一一尘出一切法,”二句。不知如何解释?

答:此《华严经》普贤法界观也。不可思议,非言笔可形。

486.问:“一行三昧”是否独指念佛?

答:修此三昧,必须身向西方界,口诵西方佛,意观西方境,一举一动,皆须回向西方,庄严净土,故名一行。

487,问:“三昧”二字,如何解释?

答:“三昧”梵语,若翻华言,当云“正受”,亦云“正定”。心注一境不移不动之谓。今人以功夫纯熟为“三昧”。亦假其义耳。

488.问:《径中径又径》云:凡一毫之善,皆须回向。敢问回向之法?

答:回向者,回所修善之功德,向于己所愿处也。此愿即往生净土之愿,以所修善功德,用作往生净土资粮,而发愿期求,谓之回向。长跪佛前,或向西方,合掌、口言、心念,愿藉所修善业功德,令我早得往生极乐,或诵“发愿文”,或诵“发愿偈”均可。

489.问:念佛兼忏悔乎?抑不必忏悔,专心念佛乎?

答:念佛为正,忏悔为助,正助兼修,收功弥速。果能专一其心,何须更求忏悔,苟心不专,反不若兼以忏悔为得。

490.问:《劝修净土切要》云:以念佛功德求生净土,是为愿。然须时常恳切祈求,于一切善,随喜回向,于一切恶,忏悔回向,敢问“随喜回向”、“忏悔回向”之法?

答:一切善,有力宜自作,无力劝人作。随即随顺,喜即喜庆。无论自作教他,俱当随顺庆喜。回此之善,向于西方,庄严净土。见一切恶,无论自他,当生惭愧,自作当惭,他作宜愧,忏其前愆,悔不再作,惭愧忏悔,即有功德。功德虽微,即一尘之善,一毫之福,未尝不可为净土之庄严也。均可以回向之。

491.问:设有修净业人,将所有功德回向西方。及临终时,失厥正念,再入轮回,投生人道,敢问前生所回向之功德,仍在西方乎?抑入人道乎?

答:断断不可将西方之极乐国,丢出心外去也。须知吾人固有真心,宽廓无际,竖穷三世,横遍十方。吾前所谓唯心者,即指固有之真心也。心既如许广大,功德回向西方,即回向自心。纵临终失念,复生人道,前所回向之功德,自然随人受用,亦所谓自作自受也。

492.问:《净土圣贤录》中:载费氏精修净业,忽空中有香,绕楼数日,粉墙上涌现三世佛像,此何故欤?

答:此人净业将成,净因已就,净土缘熟之相。故感净境现前,往生之先徵也。别无他故。

493.问:极乐四土:一日常寂光土、二曰实报庄严土、三曰方便有馀土、四曰凡圣同居土。四土各据一方乎?抑常寂光居中,再外为实报庄严土,再外为方便有馀土,再外为凡圣同居土乎?

答:真性无为,不落诸数,一尚不有,焉有四乎?国土亦唯心也,十方世界,各有净秽,复各有四土之论者,以人有凡圣之异故也。我娑婆之四土,有净有秽,唯极乐之四土,皆净而无秽也。四土原在一处,断断不可作上、下、中、边之见。人若向自心中,去得一分垢,世界就露出一分净。譬之有姿色淫女当前,破戒人见之则好,持戒人见之则恶,女身一也,美恶二也。经云:境缘无好丑,好丑由于心。足证唯心之旨。

494.问:《观经》谓:“一一光明,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。”请示摄取不舍之义?

答:《楞严势至》云:佛念众生,如母忆子;若子逃逝,虽忆何为?念佛众生,即子忆母。佛放光明,遍照念佛众生,即现摄受众生之相,慈悲不舍也。

495.问:《地藏经》谓:每月初一、十八、二十四、二十八,宜斋戒念佛,忏悔修省,究是何意?

答:以世人业重,如不能终身奉持斋戒念佛诵经,肯于月四日之斋期作之颇佳,此亦佛法权宜,摄取不舍之意。

496.问:相传善导和尚系弥陀化身,既是弥陀化身,必能生死自由,乃必登柳树投身而逝,何也?

答:既云佛化,足见不思议人,看他口念一佛,即放一光,此其证也。若云生死犹未自由,何能登柳投身?即此便是不思议事,幸勿以凡情而度之。

497.问:《弥陀疏钞》云:方便有馀土,是三乘圣人所居。敢问三乘圣人,是否专指声闻?

答:否。声闻、缘觉、菩萨为三乘。此菩萨但指地前未证法身者而言。若地上菩萨,应居实报庄严土矣。

498.问:弥陀四十八愿中谓临终十声念佛,即得往生。而《大法鼓经》则谓临终不能观及念,但作生意知有神。灵峰大师又谓临终一念,亦决得生。上二说,似与弥陀宏愿不合,究竟能生西否?

答:一云十声,一云作意,一云一念,一而三,三而一也。谓一念十声,一念作意,同居一念之中,何谓不合?又何虑不生?但恐临终,无此一念耳。

499.问:净土宗谓临终念佛十声即得往生。果如是,则自刎之烈士,临刑之罪犯,均可利用此法,岂非容易乎?

答:十声念佛之人,若厌苦心切,愿生乐土,专诚之极,定得往生。自刎之烈士,及临刑之罪犯,有此厌愿专诚功夫乎?若果有之,定得往生。佛无妄语,但未可以侥幸得之者。

500.问:所谓临终念佛十声,指未死前数日内言乎?抑指气将绝时言乎?若必待气将绝时,恐此时之能念佛者,百无一二。

答:念佛十声,时促可知。故必指气将绝时而言。若未死前数日内,既已发心念佛,岂有只念十声之理?为此言者,犹言战胜在最后之五分时也。非谓平日不必念佛,只要临终十声。须知平日若不念佛,临终十声,势难办到,岂可侥幸哉?

501.问:临终十声念佛,即得往生。如气脱不及念,或虽念而未满十声,即于死后补念,亦有效乎?

答:往生净土,效验即在临舍命顷。若于临终之际,果能正念现前,不必定要十声,虽不至十称,必随念而往生也。

502.问:临终念佛十声,为净业未成者言,若平日勇猛精进,净业已成,即不念亦无妨也。鄙见如是,先生之意如何?

答:如果净业已成,临终决能念佛,经所谓“心不颠倒”是也。不念无妨,得毋戏论乎?

503.问:设有修净业者二人,其一临终,只能念佛十声,而不能正念分明。其一临终,只能正念分明,而不能念佛十声。前者口虽念而心不能诚,后者心虽诚而口不能念,敢问此二人能生西否乎?

答:此时能十念,即有正念。能正念,即能十念。幸勿戏问。

504.问:莲池大师答净土四十八问云:若使临终克念,生或可期。待乎中阴,势已无及云云。知阿弥陀佛变地狱为莲池,易如反手,何故不能接引中阴?

答:一落中阴,为业所系。佛力虽不可思议,亦无如之何耳。

505.问:生西人之尸顶多暖,何也?

答:佛言:足心狱,饿鬼腹,人胸,天眼,圣人顶。足见生西乃超凡而入圣也。

506.问:念佛须念念相续,然遇酬应世务,若何用功?如勿念者,是有间断;如仍念,则一心应事,一心念佛,是心有二用。窃意平常用功真切,临事自有不念而念之妙。然否?

答:心无二用诚是。然酬应世务时,暂止不念。酬应毕,即继续念去,是仍以念为主。而酬应为客,但能客不夺主,主不随客,即是功夫。

507.问:净土书谓诵弥陀经十藏,何谓十藏?

答:唐开元时录所译佛教大藏。共成五千零四十八卷。故时人以成数为一藏,十藏即其十倍也。

508.问:经云诸小行菩萨及修小功德者,不可称计,皆当往生。果如是,永明、憨山诸师何必教人专修净土?

答:上二种人,若有净愿,方得往生,无愿则不能也。二大老注重持名念佛,故云专修。

509.问:念佛之外,诵小本《弥陀经》与诵《观经》孰优?

答:所诵境也,能诵心也。境本平等,优劣在心。且看诵经之心诚不诚,诚者优,不诚者劣。

510.问:净土书虽谓既生极乐,永不退转,然众生根器不同,其凡心偶动,再入轮回者,谅亦有之,未知是否?敢质高明。

答:极乐净土也,凡心秽情也。既生极乐,定不致偶动凡心,果得往生而再入轮回者,定是乘愿度生,则与秽心人入轮回,不可同日语也。

511.问:憨山为有明四大师之一,念佛习定,并臻纯熟,而临终瑞应甚少,何也?

答:憨山老人,素抱唯心净土为宗旨,其念佛功夫亦纯,但欠往生之坚愿,所以后身为截流大师,始得往生极乐,临终瑞应昭然。

512.问:截流大师传,谅《净土圣贤录》中亦有之,因不知名,颇难检查,请示之。

答:录中“行策”,即“截流”也。

513.问:有明四大师:一为憨山大师、一为莲池大师、此外是何人?

答:此外是紫柏大师、蕅益大师。

514.问:净土书谓卧必右胁,究是何意?

答:右胁着席,名为吉祥睡也,否则不吉。故天台智者大师,一生睡必右胁,坐不背西。

515.问:天台智者大师,平生坐不背西,其愿可谓坚矣,然临终瑞应亦少,何也?

答:智者即震旦之能仁也。证法华三昧,获旋陀罗尼,乃圆教之圣人。本净秽一如,何必要临终瑞应?乃为后学作则,是以临行时,合掌向西,唱三宝名,幸勿以瑞之大小为疑。

516.问:智者大师既得法华三昧,何故求生西方?

答:此为未得三昧者作榜样故。

517.问:相传智者大师是释迦化身,究竟确否?

答:究竟确否,非我所知。台宗列祖相传,皆作如是说。

518.问:谛闲老法师谓试看“一弹指”较“一念顷”相差几何一语。某尚未明白。按佛书以二十念为一瞬,二十瞬为一弹指。以算法计之,一弹指当有四百念,然净土书谓往生之时,或称一念,或称一弹指,所云不同,乞言其理由?

答:弹指一念,均言时速,非有深理。以四百念为弹指,则一念顷,实非凡人所能现证,喻往生之速不可思议也。

519.问:莲池大师云:一句阿弥陀佛,该罗“八教”,圆摄“五宗”。何谓五宗?

答:谓一随相法执宗,小乘诸师,依阿含等经,造小乘诸论。二真空无相宗,龙树提婆等,依般若等经,造中观等论。三唯识法相宗,无著天亲等,依深密等经,造唯识等论。四藏心缘起宗,马鸣坚慧等,依楞伽等经,造起信等论。五圆融具德宗,天亲龙树等,依华严等经,造十地等论。

520.问:《西方公据》卷下第二十一页中,柏万安曰:但得一心,圣境自现。圣境现时,亦勿生着。末句不知如何解释?

答:圣境唯心,恐执为心外物,故云勿着。

521.问:释迦佛自言:我于天人之中,最尊最胜,而大慈菩萨发愿偈,则谓十方三世佛,阿弥陀第一,何也?

答:释迦自谓最尊者,乃于天人之中,非谓诸佛之中。以释尊为大千一界之教主,所以为九法界之至尊也。大慈菩萨引物欣向,此土众生与弥陀之缘最深,故称弥陀为第一。普令一心皈命,非弥陀与诸佛较优劣也。

522.问:近阅《观经》,知修观亦能生西,不必念佛也。然由修观而往生者,未之前闻,何欤?

答:修观一行,惟上智能之。观成方得生西。念佛一门,乃三根普利之行,有愿皆得生西也。

523.问:《观经》云:修三福发菩提心,何谓三福?

答:《观经》全文云:欲生彼国者,当修三福。一者、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。二者、受持三归,具足众戒,不犯威仪。三者、发菩提心,深信因果,读诵大乘,劝进行者,如此三事,名为净业。

524.问:经云。若观是地者,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。敢问仅修“地观”。何以能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?

答:《观经》十六观法,一一观门,可以入道,一观成就,与多观同。经云:舍身他世,必生净国。心得无疑,岂有生死之罪未除、而能往生净土者耶?由是思之,八十亿劫,犹方便言之耳。

525.问:《观经》云:见眉间白毫相者,八万四千相好,自然当现。请言其理?

答:此经十六妙观,由粗入妙,至第九名真身观。此为行人在观之时,但见弥陀真身,不见弥陀之相好。欲观相好,先观白毫,毫相既现,则一切相好自然当现,以毫相为诸相好之总统也。

526,问:初观何以必想日?又何以必想落日?

答:初观想日。善导大师说有三义:一者、欲令众生识境住心,指方有在,不取冬夏两时,唯取春秋二际,其日正东出,直西没。弥陀佛国,当日没处直西超过十万亿刹即是。二者、欲令众生识知自业障有轻重,众生业障蔽心,观日面必有黑黄白色诸障,现此障时,须勤心忏悔,待障消灭,方得朗然明净。三者、欲令众生识知弥陀依正二报种种庄严,光明等相,内外照耀,超过此日百千万倍,行者等若不识彼境光相者,即看此日轮光明之相,常作此解,不久即得定心。为此义故,先教作日想观也。想落日者,即其第一义是。

527.问:修日观时,作红日想乎?抑作白日想乎?

答;非红非白,宜作如悬鼓想耳。

528.问:作日想时,(即初观)必欲正坐西向乎?抑不必正坐西向乎?

答:不能不正坐西向。

529.问:何谓邪观?

答:不依佛语而修观行,皆邪观也。

530.问:《观经》谓以闻如是诸经名故,除却千劫极重恶业;又谓但闻佛名二菩萨名,除无量劫生死之罪。敢问仅闻经名佛名,何以能除罪业?

答:凡一部经义,经名摄无不尽;佛菩萨无量功德,名号中摄无不尽。如此经名佛菩萨名所摄功德,固足以除一切罪障而有馀,但恐众生无缘不得闻耳。苟遇善缘,既得闻之,则声入心通,善根顿发,夙昔恶业,安得不除。譬如千年暗室,一灯甫入,全室通明,暗即顿除。如此众生,若就一期言之,乃是利根顿机;若就夙昔言之,则无顿之非渐耳。

531.问:《观经》所谓七重栏楯,七重罗网,七重行树,七宝池,金沙地,以及楼阁宫殿之属,由往生人造成乎?抑由弥陀化成乎?

答:经云成就如是功德庄严,即知极乐庄严,弥陀行愿功德之所成就,及众生念佛功德之所成就矣。

532.问:《观经》云:作是观者,不遇诸祸,净除业障,除无数劫生死之罪。敢问但观观世音菩萨真实色身相,何以有如是之灵验?

答:诸佛菩萨功德,不可思议,众生但念其名,得无量福,何况澄神默观,具足真实色身相耶?真有如是之灵验,此毋庸疑。

533.问:《龙舒净土文》中,谓修观须想阿弥陀佛两眉中间有白毫一条,八棱中空右旋转五遭,是何理由?

答:佛相好无边,眉间白毫,是其相好之一。修观须想者,系《观无量寿佛经》意。经云:观无量寿佛者,从一相好入,但观眉间白毫,极令明了。见眉白毫相者,八万四千相好,自然当现,是其理也。

534.问:西方三圣,本是金身,而所绘之像,竟加以五彩。敢问修观者,作金色想乎?抑作五色想乎?

答:西方三圣,以金色为正。观想人须知。

535.问:净土三经,只言莲华之色,而不言莲蓬之色,然莲蓬实占莲华之半部,修观者宜作何色想?

答:极乐莲华,即所谓七宝莲也。华中之实即莲蓬也。九品色相不同。行人修观时,想莲华是何色,台亦如之。

536.问:修观时魔化佛来,奈何?

答:修观中佛来现身,有二分别:一平时,二临终。其人临命终时只有佛现,并无魔现。若平时修观不见有净境现前,到得临终见者,必是净土缘熟,佛身始现也。其平时佛现,复有二意:一佛、二魔。佛身有光,魔身亦有光,佛光触眼,眼根清凉,魔光炽眼,其眼热恼,即此一光。魔佛可判然矣。

537.问:佛经谓净业成就,即见极乐,然娑婆东而极乐西,相隔有十万亿佛土,乃不见十万亿佛土,而直见极乐,何也?

答:净业成,感也。见极乐,应也。所谓时至理彰,感应道交。如月印水,极乐与娑婆,虽有东西之别,明月与清水,岂无上下之分,心内极乐,何远之有哉,不见十万亿土者,以此不感而彼不应也!

538.问:《西斋诗》“十念心真念念真”一句何解?

答:净秽国土,皆唯自心变现,念佛行人,果能十念心真,则一真一切真。是故云念念真也。真即净也,心净土净,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。

539.问:经言弥陀成佛以来凡有十劫,未知指大劫乎?指小劫乎?

答:佛意显彼佛寿命长远,乃有无量无边阿僧祗劫,即今成佛在近,不过十劫耳。尔等信愿持名往生彼国,正好现在闻法亲近,何须论劫之大小哉!

540.问:在西方之弥陀佛,法身乎?抑报身乎?

答:佛佛皆具三身。中下二品人往生者,见应身也。上品人往生者,见报身也。彼土法身大士所见者,法身也。

541.问:在兜率之弥勒菩萨,法身乎?抑报身乎?

答:弥勒本法身大士,只可说法身耳。

542.问:何谓化佛?

答:众生有成佛之机,故诸佛菩萨感现化佛身而为说法,即所谓化身也。佛化现者,如阿弥陀佛光中化佛是。

543.问:应身与化佛有异否?

答:佛之应身,有胎生,有变化,故应身为通名,化佛为别号耳。

544.问:何谓报身?

答:一切众生,随善恶业,受六道身,则身为酬业之具,故曰报身。六凡如此,四圣亦然。

545.问:何谓报身佛?

答:菩萨修德成满,于色究竟处。(色界天尽处)示现一切世间最高大身者,为报身佛,亦即菩萨所见佛身相好无边者。

546.问:何谓他受用报身?

答:《八识规矩颂》云:“如来现起他受用,十地菩萨所被机。”即此身耳。

547.问:《弥陀疏钞》云:五人者,一佛、二菩萨、三天、四仙、五化人。何谓化人?

答:即佛所遣化也,唯随类不同耳。

548.问:西方边界之情形若何?

答:阅《居士袁中郎传》云:中郎弟小修,一夕课毕入定,神游西土,见地平如掌,光耀滑润,旁为渠,广十馀丈,中有五色莲,芳香异常,金桥界渠,栏楯交罗,楼阁极整丽,抵一池上,有白玉扉,过楼阁二十馀重,至一楼,一人下迎,其颜如玉,衣如云霞,长丈馀,见小修喜曰:弟至矣。谛视之,则中郎也。上楼交拜,有四五人来共坐。中郎曰:此西方边地,信解未成,戒宝未全者,多生此,亦名懈慢国。上方有化佛楼台,前有大池,可百由旬,中有妙莲,众生生处,既生则散处楼台,与有缘净友相聚,以无淫声美色,胜解易成,不久进为净土中人。小修问现生何处,中郎曰:我净愿虽深,情染未除,初生此少时,今居净土矣。据此,则西方边界之情形,可见一斑。

549.问:投入莲胎后,再过几昼夜开花?

答:净土往生,有九品不同,故开花亦有迟速不等。可阅《观无量寿佛经》九品章文。

550.问:极乐一昼夜抵娑婆若干日?

答:我娑婆须一劫。

551.问:经所谓西方极乐世界,在二十八天之内乎?抑在二十八天之外乎?

答:《佛说阿弥陀经》云:从是西方,过十万亿佛土,有世界,名曰极乐。凡一大千世界,为一佛土。二十八天在一佛土内。但凡一佛土,均有二十八天。经云从是者。指此大千世界而言。此大千世界,名曰娑婆。(义言堪忍。故亦称忍土。)过此娑婆世界以西,须经过十万亿个大千世界。如此娑婆世界者,乃次第及于极乐世界,则不在此世界之二十八天内,明矣。若谓在二十八天之外。亦当在十万亿个二十八天之外也。人以西方为在地上固非,即谓在天上亦非。苟读是经文,则不为儒道两家之说所惑矣。

552.问:二十八天中最高者何天?最低者何天?

答:最高者为非想非非想处天,离地约六十四万亿由旬。最低者为四天王天,居须弥山半,离地高四万二千由旬。

553.问:二十八天之下共有几天?二十八天之上共有几天?

答:三界竖论,自“四王”至于“非想”,共有二十八天。“非想”以上,即出界外,无天可言。即有,乃上方世界之天也。“四王”以下,尚有恒憍天、持鬘天、坚首天,此三乃四王所统之鬼神,实非天也。

554.问:商务印书馆出版之《辞源》中有云:佛说吾人所住之世界,合一千则为小千世界;合一千小千世界,则为中千世界;更合一千中千世界,则为大千世界,总称三千世界。其上尚有华严世界等,此说未知可信否?

答:吾人所住之世界,不可但指中华一国。当指一须弥山,四大部洲,为一世界。合千须弥,为一小千;合千小千为一中千;合千中千为一大千。言数则云三千,言量则云大千,皆谓娑婆国之一世界。是为华严经中浮幢王刹之第十三层,名娑婆世界也。其上更有七重,其下亦有十二重,周围眷属,只此一世界。尚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围绕。阅《华严经》华藏世界品,可知。

555.问:娑婆为大千世界之总号,何以佛不降生于他小世界,而独降生于吾人所居之小世界。且他小世界之众生,永不得见佛闻法,岂不大可怜耶?

答:吾人所居之小世界,乃一四天下中之南洲世界也。统论娑婆,是大千世界之都名,共有万亿四天下。此万亿天下中之众生,咸云有佛降生,亦咸谓佛降生我世界中。其实有万亿释迦同时降生,故曰千百亿化身佛。言千百亿者即万亿数也。

556.问:天道众生,寿命长短若何?

答:四天王天,寿五百岁,以人间五十年为一昼夜。忉利天,寿一千岁,以人间百年为一昼夜。再上四大,递各倍增。初禅三天,寿一劫。二禅二天,寿二劫。三禅三天,寿三劫。四禅前三天,寿四劫。无想天,五百劫。无烦天,千劫,再上四天,递加一千劫。四空天中,第一天一万劫,第二天二万劫,第三天四万二千劫,第四天八万四千劫。

557.问:《八识颂》云:“眼耳身三二地居。”谓初二禅天人无鼻舌二识,但有眼耳身三识,既无其识,必无其根,然则天人究竟系何相貌?

答:上界天人相貌,原同下界。以彼福德增上,表相较之下界最极胜妙。初禅虽有觉观,终日在定时多,非无鼻舌二根。实无香味二尘。以境不现前,根无所偶,识无用处。寂然隐于净色根中,非全无也。若过初禅,并觉观又离,定力复胜于前。故二禅支林功德,称为内净喜乐一心,虽有鼻舌根识无所施用,故说无也。二禅以光明为教体,眼见光相,即知伊所说法义,或有时耳闻法音,定中常发八触,其光相法音八触,乃眼耳身三根所对之尘,以根与尘交。识乃有用。所谓二地居者,即此意也。

558.问:世人之身体为肉体,天上人之身体为何体?

答:世人作业有善恶杂呇,故感粗色垢身,天人因地作业纯善,故感细色妙身。

559.问:六欲天中,欲念甚重,宜其堕落。若色界以上天人,绝无欲念,何以亦有堕落之时?

答:六欲天人之欲,亦未尝甚重,但情欲未空,有堕落之因,势尽必堕。色界初二三禅,虽无欲念,尚有喜乐二心,喜与忧对,乐与苦待,待对未忘,终成败坏,故感大三灾之报。乐尽必苦,喜极忧来耳。过此以上,第四禅至四空,也有堕落,以其有漏禅定因,不能感无漏果故也。故古德云:六欲诸天受五衰,三禅尚自有风灾,假饶修到非非想,不及西方归去来。此三界内,实可寒心,当厌离也。

560.问:六欲天之众生,尘欲未离,何以能有天眼、天耳?

答:欲天因地,均能减省尘欲,故得天眼等报。

561.问:佛经中言天堂、地狱最详者为何经?

答:小乘经中:《正法念处经》:有地狱品、观天品,最详。此外言地狱者,有《佛说泥犁经》、《佛说铁城泥犁经》、《佛说四泥犁经》。大乘经中:如《楞严经》第八九卷,及《华严经》等。他若小乘论之《阿毗达磨俱舍论》、《立世阿毗昙论》,皆广说法相。

562.问:或谓天堂地狱,决无其事,诸佛菩萨不过假以此勉人为善,与圣人神道设教之意相同。仁者之意何如?

答:此不然。天堂地狱,佛菩萨及有天眼者皆能见之。佛经中历举其状,详细已极,实有其境,并非假设。况善恶因果,理既不无,事亦随著。天下固无无理之事,又岂有无事之理乎?即圣人设教,亦是有此理事,方可设施。如果虚妄假借,岂足为法,尚能化人乎哉?

563.问:“涅盘”是否即天堂之别名?

答:不是。“涅盘”义谓德无不圆,惑无不断,乃真常极乐之境。唯佛所证,非可思议。若夫天堂,但是三界众生天道之境,有漏果报,与人世间同一虚幻。虽享寿年久,亦有尽期,虽乐事较多,总是坏苦,尚非小乘寂灭境界可比。何况大乘佛果耶?

564.问:何谓三界?

答:佛分一切众生为三大类,谓之三界。凡有饮食、男女、睡眠之欲者为一类,谓之欲界,其中六道具足。凡无欲而尚有色身者为一类,谓之色界。凡无色身而但有心念者为一类,谓之无色界。此两界中,均唯天道。

565.问:人死后即投生。自由投生欤?抑有冥官指使欤?佛经中谅亦有之?

答:人死投生,实是业力牵引所致,不自觉知。若自由而实不自由也。冥官等,亦是业力所感。然彼不过据业判定,非能指使,佛经中亦有言及者。

566.问:既有地狱,必有冥王冥官。既有冥王冥官,似不能自由投生。先生之意何如?

答:后有果熟,受生缘具,决定投生。固非自由。然冥王冥宫之于地狱鬼道,不过投生之增上缘耳。

567.问:昔阿祈达王临终,为驱蝇以拂面,一念嗔心,遂堕为毒蛇。一妇人渡河失手,其子堕水,因捞子故,与之俱没,以慈心故,得生天上。此二人者。自由投生乎?抑有冥王派送乎?

答:投生之理,识神为业力所牵,爱欲所缚,而受后有,固非自由。亦岂有派送者乎?

568.问:天堂地狱,是否鬼神造成?

答:《华严经》云:“若人欲了知,三世一切佛。应观法界性,一切唯心造。”夫地狱天堂,岂心外物乎?经云:自作自受,非虚语也。

569.问:经谓皈依佛不堕地狱。而刘宋沙门竺慧,因食肉而堕于饿狗地狱。何也?

答:所言皈依者,谓心常皈佛,身常依佛,果能如是,所以谓不堕地狱。并非皈依佛后,便教你去吃酒吃肉,依佛之人当持佛戒。彼竺慧沙门,受佛戒后,本不食肉,常有食肉之想心。想久而力不坚持,其想心之极,宛若饿狗之状而食肉也。以如是因,招如是果,是彼自咎,怪得阿谁?

570.问:佛经所谓定业,天定乎?抑冥王定乎?

答:非天定、非冥王定,是自己“心王”定。所谓有如是因,定招如是果。

571.问:佛经谓无间地狱,一人亦满,多人亦满。请问一人亦满之义?

答:无间狱之因,必为造逆罪,而兼谤佛法僧。其罪既大。报亦随之。此是一人亦满之义。

572.问:或谓人死后至冥界,见畜生道华丽可爱,有误入畜生之胎而作畜生者,其说然否?

答:此非误入其胎,实是畜业感见。

573.问:三灾到时,天地亦坏,唯四禅天不坏。此时四禅天以下,至阿鼻地狱之灵魂,如何?

答:火灾坏初禅,水灾坏二禅,风灾坏三禅,此火水风三灾,仍自心三毒所感,不从外来。到此之时,少有微善,即生上界。其狱中灵魂不能出狱者,遣置他方不坏世界,故经云:“此界坏时,转寄他方;他方坏时,展转相寄。”

574.问:法界有十,各各异见。人与畜生,业不同而见相同,何也?

答:畜生类多,业之重轻,乃有万别。居士所问业轻之畜,豢养之生,所以相见亦不差多少。

575.问:仁者谓活无常是“后阴身”,梦中灵魂是“现阴身”。敢问如何?

答:活无常,其人躯壳犹在,神已受阴差之职,即“后阴身”也。彼梦中之人,所有境界,全是梦心所现,毫无实体,非“后阴”也。

576.问:火车相现之火车,究是何物?

答:唯心所现,唯业所变也。

577.问:四洲均有地狱乎?抑唯南瞻部洲有乎?

答:地下大地狱,唯南洲有。馀三洲但有边独地狱,有说北洲无狱。

578.问:前人诗云:“三途一报五千劫。”此语不知如何解释?

答:此言苦报难脱,人身难得也。

579.问:何谓八部鬼神?

答:即常说“天龙八部”也,但此天,非六欲四禅等天,乃四天王以下之天,所谓恒憍天、坚首天、持鬘天等。皆鬼神所收。

580.问:说八部鬼神者是何经?

答:散见经论,难举专经。无已,可检翻译名义集第四卷八部篇。

581.问:人有无故见神者何也?

答:此国土名为凡圣同居,人神杂处。大凡感见,见必有因。乃有四句料简:一显感冥见,二冥感显见,三显感显见,四冥感冥见。此问在第二句中。

582.问:佛经有六十四金刚、八金刚、四金刚之别。化身乎?抑确有三种金刚神乎?

答:华严经载金刚神至众,何止三种乎?

583.问:玉皇大帝,即天上何神?

答:乃欲界第二忉利天主。

584.问:先生朋友中有无研究鬼学者?如有祈示姓名,以便互相商榷。

答:仆朋友中,无研究鬼学者。然仆尝学诸佛经矣。其言鬼,为六道众生之一。总名饿鬼。其类有三:一无财鬼。常不得食故。二少财鬼,少得食故。三多财鬼,多得食故。(虽多得而贪心炽盛。尚苦不足。故犹曰饿鬼。)此三种中,复各有三。初无财三者:一炬口鬼,谓火炬炎炽,常从口出。二针咽鬼,腹大如山,咽如针孔。三臭口鬼,口中腐臭,自恶受苦。少财三者:一针毛鬼,毛利如针,行便自刺。二臭毛鬼,毛利而臭。三大瘿鬼,咽垂大瘿,自决啖脓。多财三者:一得弃鬼,常得祭礼所弃食故。二得失鬼,常得巷陌所遗食故。三势力鬼,为夜叉罗刹等。所受富乐,类于人天。(此种今人谓之神)诸鬼本处琰魔王界。(即阎罗王。此国在此瞻部洲下。过五百逾缮那一十六里。)从此展转,散趣馀方。以上皆正理论说。又长阿含云:一切人民所居舍宅,一切街巷四衢道中,屠儿市肆,及邱冢间,皆有鬼神,无有空者。凡诸鬼神,皆随所依,即以为名。依人名人,依村名村,依河名河,一切树木,极小如车轴者,皆有鬼神依止。又云:鬼以人间一月为一日,乘此成月岁,后寿五百年。由谄诳心,作下品五逆十恶,感此道身。据上经论所言:鬼实别有世界,人死为鬼,乃人死而投生鬼道,然不尽投生鬼道也。若夫人甫死而尚未投生,则成中有身,形如小孩,体色微细透明,人目不能见,若投生机会未至,每隔七日再死,至七七日,则必投生。或云:投生之期无定,但以会至为断。此中有身,介乎前身与后身之间,不属鬼趣。而世俗概以死即为鬼,苟非圣教。安与正其谬。

585.问:鬼之形状,佛经谓如婴孩,其见之者,则谓与人无异,惟寻常人不能见耳。而左氏传又谓新鬼大、故鬼小,究以何说为是?

答:佛经谓如婴孩,非鬼之形状,是指中阴身之形状也。能见鬼者,有二种人:一大福德人,偶然见者有之。一倒运人,或为宿冤所追,偶一见之,定获不祥。的确与人无异。复有一种狗眼人,寻常能见。馀则不能见耳,左传之言未详。

586.问:何为中阴身?

答:未死以前,是前阴;既生以后,是后阴;死后生前,为中阴。

587.问:具狗眼之人,能见中阴身,而不能见饿鬼道,何也?

答:中阴身唯天眼能见,狗眼不能。世传狗眼能见神鬼,而饿鬼业重报沉,非狗眼所能见也。

588.问:和尚成佛,道士成仙,伟人成神。然欤否欤?

答:和尚成佛,道士成仙,伟人成神,一往言之,似可云然。分别言之。则成佛、成仙、成神,要各视其所修,各从其业,不必区以和尚、道士、伟人也。使和尚而作成仙、成神之业,亦成仙神。道士而作成佛、成神之业,亦成佛神。伟人而作成仙、成佛之业,亦成仙佛。但若仙、若神,是凡夫果报,流转无常。佛为圣果之极,永离生死。仙趣,《楞严经》说有十类,各依所修之业而成,位在天人之际,若神则鬼趣所摄,实劣于人道。凡修施戒福而我慢谄曲者,多受斯报。故仙神二者,为佛家所不取。佛家有四众弟子。出家二:曰比丘、比丘尼。在家二:曰优婆塞、优婆夷。此四众,在家出家虽殊,而可以称僧(即众之义)则一也。年俗专以出家人为僧,而又通称之曰和尚,殊不知和尚义同教师,惟一寺之方丈可称,以其为一寺之师也。故和尚成佛,当改云僧成佛。但若就僧之本义言则全。若从今俗言则不备,不知足下意云何也。

589.问:请示人道业轻心灵,鬼神则业重之理?

答:人道善类也,鬼道恶果也。人为万物之灵,指心灵也。一堕鬼类,唯觉受苦之不暇。即有五通,不得自由。虽有灵心,为业所系。业不重不堕鬼趣。

590.问:城隍神是否属鬼趣?

答:有福德曰神,无福德曰鬼。城隍是有福德之鬼,以六道论,亦鬼趣所摄。

591.问:均是灵魂也,在人道则业轻,在鬼道则业重;在男身则业轻,在女身则业重;在老年则业轻,在少年则业重。(少年人安分者少故云)心清时则业轻,心浊时则业重。此何故欤?

答:人道有善业而升,鬼道由恶业而坠,其轻重不言自喻,身之男女、年之老少,不可同日语也。现果心之清浊,即宿因业之轻重,乃因果相符。势必然也。岂可概判男轻、女重、老轻、少重乎?

592.问:言因果最详者为何经?

答:唐世道撰有《法苑珠林》百卷,搜集经典谈因果事,分类详载。

593.问:轮回投生等理,未能明白,宜看何书?

答:请看楞严经第七、八、九卷,及《瑜伽师地论》第一、二卷。若以浅显言,则《华严原人论合解》下卷,及《周安士全书》中欲海回狂卷三。可检阅之。

594,问:众生轮回,是否因果报而致?

答:是也。果报二字,但言其应。若言其感,则在惑业。惑者,烦恼也。其强者:为贪、嗔、痴、慢、疑、邪见。此皆能发于身口,汩没良心,令受苦报,故有生起。若业力消失,则一期报尽而死亡。然业力新陈代谢,陈者失而新者起。故又令其受报而更生,如是生死,循环不息,故曰轮回。是故欲断轮回,莫若不造惑业,此正我佛度人之道也。

595.问:俗谓鬼死为聻,此说果可信否?

答:佛说六道。有饿鬼道,是众生生而为鬼也。鬼既有生,亦必有死,但死后轮转六道,不定为鬼,今聻之字从鬼,则仍为鬼道众生矣。

596.问:有友怕鬼,向某问,欲鬼远避,当诵何经?某瞠目不能答。敢问?

答:欲鬼远避,当以威折。是宜诵咒。如《大悲咒》、《楞严咒》均可。若畏难诵。则六字《大明咒》:即唵嘛呢叭咪吽。或一句南无观世音菩萨。均有神效。但诵时须先香花供佛,对佛跪坐,闭目想佛,有大威力。能令鬼魅降伏。或想虚空有无量护法神拥卫,鬼不敢近。

597.问:经忏等、阴间果有用欤?抑无用欤?

答:我佛说法,遍度众生。众生有六道。阴间即指地狱饿鬼二道而言。若闻佛法,正堪度苦,安得无用。但念诵礼拜者,须专精其心,肃恭其貌,庶能上感佛力之加被,下格幽冥之开觉,自然功德不可思议。诵经礼忏。原是佛法常规。为修行人长善去恶著手处,并非专为阴间而设(是点俗多不明,致以经忏为不祥,可叹。)兹乃推己及人,体佛大悲,为阴间礼诵,正是代佛说法,代鬼悔过,令其长善去恶,亦如众生乏善,故堕阴间,今仗礼诵之功,长善去恶,必获超升之果矣。

598.问:念经何以能超度饿鬼?

答:仗念经力,感发饿鬼善根,宿昔罪障,令悉捎灭,故得超度。

599.问:仗念经力,感发饿鬼善根。敢问饿鬼何能解悟经义?

答:六道众生,咸有佛性。经义是称性之言,但得外障稍除,自能了解。饿鬼但贪业重报,并非过于愚痴,安得不悟,况饿鬼夙世曾种善根,仗此念经因缘,熏培功至,自然发芽。人道众生,有骤闻佛法而即笃信者,亦有多闻而不能领悟者。勿以饿鬼而轻之。

600.问:世间之人,往往延僧诵经拜忏,为祖先修冥福,倘祖先已投生阳世,未知亦有益否?

答:世间之人,生时喜恶杂修,死后未必即能投生。所以子孙孝顺,延僧诵经礼忏以荐悼之。即祖先已生阳世,其功亦不唐捐。

601.问:定业何故不可忏除?

答:定业非不可忏,实不易忏。经云:定业不可转。三昧加持力,无始诸障碍,一切皆消灭。非不可忏也,乃不易忏耳。

602.问:有心为善,固有功也。无心为善,亦有功乎。有心为恶,固有罪也。无心为恶,亦有罪乎?

答:功罪均系乎心。若无心而为之,未必无功罪,而功罪亦微矣。然此无心,在善为偶尔,在恶为误作,非谓能所浑忘之无心也。

603.问:或云悔过能消灭从前罪过,信乎?

答:罪由心造,悔亦心作,心无二心,造时成过,悔时过灭,当然如是。若云业报,则消灭与否,殊未可必。若悔过之心,能常相续,则恶因不生,恶缘不起,而报亦无隙可乘。久久德增,则感报之缘益微,而至于消灭,则报终可免。

604.问:或谓清净一日功德无量,其说然否?

答:但清净二字,不免淆讹,若云外无尘务烦扰,其人安闲无事,名为清净,则无量功德由何发生,其说不然。若云终日办诸善举,其心自如,名为清净,则一日之时虽少,其功德固多。若用心研究真理,忏悔往愆,净一分障,增一分光,使性具本有之功德,自然发生,其功德不可思议。所以云一日清净,功德无量也。

605.问:有人于此,平日无恶不作,临终却能悔过,发菩提心,就造业受报之说观之,必生恶道无疑。就临终一念观之,此人或生善道。未知佛经有说及否?

答:作恶报恶,势所必然。临终发心,百无一二。到得此时,果能改悔发心,亦是宿善成熟时也。如人负债,强者先牵,乃我佛之常谈,经中焉得不说。

606.问:善人起善念,恶人起恶念,或善人忽起恶念,或恶人忽起善念,或善于此而不善于彼,或善于彼而不善于此,此何故欤?

答:以前世时所作之业,纯杂不一,故受报后流动之念,亦不定也。

607.问:疾病时业障似较平时为重,临终时业障似又较疾病时为重,何也?

答:业是因障,病是报障。异熟果报,较因必重。至于临命终时,一生善恶俱时顿现,较平时更重何疑。

608.问:临命终时,一生善恶,俱时顿现,固也。然世人有平时为恶,而临终忽起善念者,何也?

答:恶人虽一生作恶,其恶心决不曾打成片段,有时亦有善念于其间也。所以到临终时,亦有善念。或宿善发生,遇善知识,教令念佛,犹可有往生之希望。

609.问:今有一人,前作恶而后忏悔。论作恶则夙债须偿,论忏悔则罪障应灭。来世相逢,果报如何?

答:现生作恶,现世肯忏,即现身可以消灭。若 轻心忏悔,不能消重恶之罪。其恶报犹所不免,试看罪忏之如何耳。不得一言而尽判。

610.问:佛经谓业尽则形坏,然吾人自无始以来,所作之业,无量无边,安有尽时?

答:业有恶业、善业、净业、染业。恶感三途果,善感人天果,染招六凡报,净招四圣报。故业本无尽,报亦何穷?须知有对治之道,以善治恶,恶尽则三途灭,善全则人天生;以净治染,染穷即六趣尽,净圆则四圣就,此理极显,请玩味之。

611.问:来示谓其身心为正报句,是否作今世为善人,来世必为善良之人解?其国土为依报句,是否作今世为善人,来世必生善良之域解?

答:近是。经云:造业受报,其感受正报之业,经云引业;其感受依报之业,经云满业。如作中品善业,能引人道之果,令生为人,是在引业。然人之境遇有胜劣。 (即指依报。)品性有智愚,乃其所作善业时,间有杂染,或此外尚有微少他善不善业等所致,此为满业也。若人之善良与否,则有二义:一根于宿世习气,二缘于今世遭感。然皆以发诸现行者为断,属于未来世因,非现世所得之果。盖所得正报之果,乃是非善非恶之无记性,而依报之所谓善良与否,则是苦乐中庸而已。准是,则来问应云:今世造善业,来世必为善道众生;今世造善业,来世必享乐果福报。

612.问:人有知前世事者,其理由若何?

答:吾人心念相续作用,本有忆念过去之功能。故往昔之事,一经追想,如在目前,知前世事,理犹是耳。但心受剧烈感触之后,忆念功能,易致减损。前世事,以曾经一番生死痛苦,故往往不复记忆。若能静其念虑,复其功能,谓之“宿命通”。然或幼时能知,长则遗忘,或在定能知,出定则否。或但能略知,而不能尽知。若悉知悉见者,唯佛一人而已。

613.问:仁者曾见天眼通、天耳通、他心通、宿命通、神境通五种人否?并请言其理由。

答:六神通,即吾人六受用根之大用。有报得者,有修得者。然修而得则一得一切得。彼报得者但有五通,上焉者如天仙,下焉者如神鬼,通本人人具足,各各不无,若肯修持,不愁不得。吾不曾见,虽见亦不谓奇。一得生西,则六通自在。是吾本具之作用故也。

614.问:人具业通者少,鬼具业通者多,妖具业通者尤多。此何故欤?

答:通有修得者,有报得者。鬼无血肉之躯,故有报通,人有血肉之躯,故无报通。但修而得定能发神通,名修通也。彼妖怪者亦假多年修德而来,亦修通也。有漏之通,不足为奇,请勿慕。

615.问:何谓漏尽通?

答:漏犹言破绽,谓一切烦恼,因也。又云堕落,谓生死轮转,果也。因断果亡,谓之漏尽。佛于漏尽事理通达无碍,故曰“漏尽通”。

616.问:“无漏”二字之义?

答:漏就因言,犹云破绽,即一切烦恼染法是。漏就果言,犹云漏落,即轮转六道受生死报者是。反之无漏者,谓不染烦恼,不受生死也。

617.问:何谓四生?

答:胎、卵、湿、化四种受生之相,谓之四生。

618,问:何谓八苦?

答:一生苦,二老苦,三病苦,四死苦,五爱离别苦,六怨憎会苦,七所求不得苦,八五阴炽盛苦。(五阴即五蕴色受想行识也。众生为此五者所阴覆牢笼,身不自在,心不光明,起惑造业,相续受苦,如火蔓焚,故曰炽盛。)

619.问:何谓三途?

答:六道众生,地狱饿鬼畜生最苦,故别曰“三途”。

620.问:何谓三业?

答:造作曰业。凡人造作,不外身口意三处,谓之三业。故一切行为,身业也;一切言语,口业也;一切思想,意业也。

621.问:何谓无生忍?

答:无生,即惑已断尽无馀,不致再受生身于三界。于此无生功夫,而能安住,谓之忍。此在小乘,须成阿罗汉;在大乘别教,须登初地也。

622.问:昔人云:“放下屠刀立地成佛”。请示理由?

答:执屠刀以宰杀畜生,恶业也。恶业为罪报之因,无明之缘。屠刀放下,善心生矣。善心为福报之因,智慧之缘。福慧因缘,终当成佛。立地者,非言其速,言佛与地狱界限分明也。若易其语,当云:“手执屠刀,即成地狱;放下屠刀,即成佛道。”

623.问:何谓三障?

答:所受苦乐为报障,所造三业为业障,造业之心念为烦恼障。此三者能为修道之逆缘,故曰障。

624.问:何谓三有?

答:三有,即三界之异称。欲有、色有、无色有也,盖有以正报有情立言,界以依报器界立言耳。

625.问:何谓四缘?

答:一曰亲因缘,二曰所缘缘,三曰增上缘,四曰等无间缘。

626.问:何谓三轮?; 答:佛身语意三业,皆极有自在功德,并有摧破邪恶作用,故喻如轮。

627.问:何谓分段生死?

答:分即分限,段是段落。身有长短,命有寿夭。故凡夫之生死,称分段也。

628.问:何谓变易生死?

答:变即变迁,易是移易。出凡入圣后,因迁则果移,故圣人之生死,名变易也。

629.问:何谓五果?

答:一异熟果,与因异性者也。二等流果,与因相似者也。三离系果,无漏业之所感得者也。四士用果,作具所对之成事也。五增上果,除前四类之馀果也。

630.问:何谓五性?

答:《圆觉经》明五种随顺觉性,谓凡夫、未入地、已入地、如来、及忘心是。若依相宗所明,五性众生,则为不定性、声闻性、缘觉性、阐提性、菩萨性。后一定成佛,次三定不成佛,前一不定也。二者不同,未知尊意何指?

631.问:何谓禅悦?

答:禅定中身心悦豫光景,谓之禅悦。

632.问:何谓四安乐行?

答:《法华经》有安乐品,四行谓身口意三业不离法华,及誓愿流通法华也。南岳思大禅师有《安乐行义》一书,发挥之。

633.问:何谓缘影?

答:缘分别也。心无形相,故不在内外中间,以众生的指胸襟之间,是心所居之处。殊不知非心也。乃是分别六尘影以为心,故称缘影。

634.问:何谓旃陀罗?

答:印度贱族之一种,以屠宰为业者也。

635.问:何谓海会?

答:佛说法时,听众云集来会,广大如海,故曰海会。

636.问:何谓七趣?

答:于天、人、畜、鬼、地狱五趣中,开地狱为二,外加仙趣,共成七趣。见《楞严经》。

637.问:何谓受四不坏信?

答:凡受戒之始,须先皈依佛、法、僧、戒四者,以立其信。谓之受四不坏信。

638.问:何谓发戒体?

答:受戒之心,谓之戒体。发此心者谓之发戒体。受五戒前秉受四不坏信者,即所以发戒体也。

639.问:何谓九有?

答:亦名九地:欲界一地,名五趣杂居。色界四地,名离生喜乐、定生喜乐、离喜妙乐、舍念清净。无色界四地,名空无边处、识无边处、无所有处、非非想处。因果不亡,故曰有。

640.问:佛云恶口炽然烧七圣财,何谓圣财?

答:七圣财亦名七德财:谓信、进、戒、惭愧、闻、舍、定慧也。见《未曾有经》。若《净名经》,则谓信、戒,惭、愧、闻、舍、慧之七,但详略稍异耳。

641.问:何为阴魔、天魔、死魔?

答:阴魔亦名众魔,阴者色受想行识之五阴也,此五阴恼害真性,令造诸恶,故曰魔。天魔者,欲界天顶有魔王天,深著世界乐,憎嫉圣贤道,常欲恼害诸修行人。死魔者,识暖气二法相离,令人寿尽,生大苦恼也。

642.问:何谓转轮圣王?

答:《俱舍论》云:此洲人寿无量岁乃至八万岁,有转轮王生。此王有轮宝,旋转应导,威伏一切,故名转轮王。轮有四种:金、银、铜、铁。金轮王王四大洲,银轮王王三洲,铜轮王王二洲,铁轮王王一洲,其威伏胜劣,亦次第殊,然不事伤害,劝修十善则一也。

643.问:何谓十地?

答:菩萨修行,有四十一位。所谓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等觉也。十地之名:曰欢喜、离垢、发光、焰慧、难胜、现前、远行、不动、善意、法云。

644.问:何谓七佛?

答:由释迦前追溯过去之佛至前第六佛止。即迦叶佛、拘那舍牟尼佛、拘留孙佛、毗舍浮佛、尸弃佛、毗婆尸佛、连释迦佛共七佛。亦有他方七佛,如立刻名号于柱上者:曰多宝如来、宝胜如来、妙色身如来、广博身如来、离怖畏如来、甘露王如来、阿弥陀如来。

645.问:始觉、本觉、相似觉、随分觉、究竟觉为五觉,本觉、相似觉二语,不知如何解释?

答:本觉者本来之觉,在圣不增,在凡不减也。如月之明。相似觉者,虽非不觉,而犹未真觉,如薄云覆月。

646.问:受戒、授记,有无分别?

答:有别。法师说戒,信受奉行,谓之受戒。依法修行,终当得果,师为证明,谓之授记。

647.问:何为头陀?

答:梵语头陀,华言抖擞,谓抖擞精神,不作无利益事。

648.问:何谓学教观?

答;教谈妙理,观修妙行,二者相资。俱宜学。

649.问:何谓毗尼?

答:戒律也。

650.问:何谓十乘?

答:一观不思议境,二真正发菩提心,三善巧安心止观等,共有十种修法,乘此十种,任运能出生死,此竖出三界,反不若净土法门横超之妙。

651.问:佛经谓菩萨修行,动经尘劫,何以先德一生参禅,即生兜率?

答:菩萨经劫修行,方成佛果。古德一生精进,临终即生兜率。生后正好发广大心,历经尘劫,修行六波罗密普度众生,一是因中果人,一是因中因人,不可同年而语也。

652.问:《西方合论》谓一毛一尘皆具无量净佛国土,请言其理?

答:毛尘之体即是法界,法界之中何法不具!

653.问:何谓悉檀?

答:悉遍也,檀施也。佛以说法度生,名施。令生遍得四种之益,名遍。能所合说,故名悉檀。

654.问:《安士全书》谓惟有慈心之人毒不能害,请言其理由?

答:一切苦乐诸境,皆从心生,我慈心中无毒,外毒安能害我?

655.问:何谓四事供养?

答:饮食、衣服、卧具、汤药。

656.问:何谓龙藏?

答:以梵本藏经刻印。民间无力,历朝以来,出自国帑。是以请者,必奏明方印,故颁赐时,旗伞皆龙,经簇亦画龙,故称之。

657.问:何谓博地凡夫?

答:博,大也。凡夫无神足,不能一举万里,故称之。

658.问:《弥陀要解》中有“文成印坏”一句,不知如何解释?

答:譬喻念佛求生西方,到得因成缘熟,一念即得往生。如蜡印印泥,则文成于泥,而蜡坏矣。

659.问:《憨祖年谱》载有分别是识,无分别是智。依识染,依智净。染有生死,净无诸佛数语。不知如何解释?

答:识与智,实一心之别名。就有分别作用言,曰识;就无分别作用言,曰智。何谓有分别作用,即吾人之情感对于事物而有爱憎等分别是也。何谓无分别作用,即不以感情用事,唯以理为归也,凡以感情用事者,烦恼滋生,故曰依识染;以理为归者,不生烦恼,故曰依智净。烦恼染法,为生死根本,故曰染有生死;众生沦于生死,故有诸佛出世,施其教化,若无烦恼,则无生死,无生死,则诸佛亦无缘出世,故曰净无诸佛。

660.问:大乘以非荣、非枯为中道,小乘以离断、离常为中道。二句不知如何解释?

答:大悲利物谓荣,独善其身谓枯,不滞二边为中。断常二见,皆是外道,离是二见,方谓之中,前为大乘所修,后为小乘所修,故曰道。

661.问:《净要》云:一切世间难信之法,即法界海,十方法门,无不从此法界流,无不还归此法界,下二句不知如何解释?

答:下二句,即指现前一念离念之心也,谓心生则种种法生,故曰流出。心灭则种种法灭,故曰还归。离此心外,无片事可得。

662.问:何谓八正船?

答:船譬喻也。八正是道:谓正见、正语、正思惟、正业、正定、正精进、正念、正命。

663.问:《往生净土忏愿仪》云:劝请有二义,一请说法,二请久住世。然诸佛住世说法,均有定数,劝请何益?

答:诸佛随众生机而住世,为度众生而说法,俱非一定之数。纵有定数,请之亦必有益。谓我等宿世为波旬眷属时,有劝不说法、劝入涅盘之罪,今劝请即忏此罪也。

664.问:不净观、慈悲观、因缘观、数息观、念佛观、不知何解?

答:不净观者,观一切物悉皆不净也。先从自身观起。若眼有泪、鼻有涕、耳有末、口有唾、身有污汗、乃至脓血遍体、尿屎满腹,纵日日澡浴,而秽不加损,其不净也如此。己身如是,他身亦然。推而广之,遍观一切。此为不净观。慈悲观者,以善待人,犹母视子者曰慈。矜人之苦,犹母怜子者曰悲。作此观者,先须设想,有人于此,我爱之,我怜之。久久纯熟。乃推而及于一切人物,此为慈悲观。因缘观者,凡事必推究其所由来,曰观因,必旁察其所由致,曰观缘,如缘觉圣人,推察生死之由,而观十二因缘之类,此为因缘观。数息观者,缘鼻息之出入而数之,由一至十,由十之一,久久观数,必至入定。念佛观者,即念一句阿弥陀佛名号,至一心不乱是也。凡此五观,皆是习定,因以停心,故曰“五停心观”。然此五观,各有对治之病,谓多贪者宜观不净,多嗔者宜观慈悲,多痴者宜观因缘,多散者宜观数息,多障者宜观念佛,修行者因病用药可也。

665.问:印光法师书中,举大则大为法界,一切法趣大,是趣不过;举小则小为法界,一切法趣小,是趣不过。此数句不知如何解释?

答:印师所举,指圆教妙义。须知法界乃心性之都名。法界无大小故。大亦法界,小亦法界。以法界无外故。拈一微尘,即拈法界之全体,非少分也,故曰不过。

666.问:有云供佛之宝,满四天下,福固多也。不发菩提心,终成魔业。多宝供养,宜是世间福报,何以目为魔业?斯说出何经典?

答:七宝供佛,乃六度之一度,前五是福,后一是慧。若但有福而无慧,乃有漏因也。故福尽还堕。岂非魔业,此语《华严》、《维摩》、《法华玄义》、《摩诃止观》诸部皆有之。

667.问:《西方公据》云:当知真心无心,真知无知,觉知乃魔,佛无知觉。上数句不知如何解释?

答:真心无心,则无法不是心。真知无知,则无处而不知。觉知立知,即无明本,故魔所摄持。佛无知觉,则无处不知,无时不觉。宜如是解释。

668.问:功德在法身中之理?

答:功是功能,德是德用。法身是性德,功能是修德。性属理,修属事。全性起修,即全理成事,顺理而成事,则事与理融。逆理而成事,则事与理碍。然所作功德,全事契理,即所谓在法身中之理也。

669.问:正觉与等觉,同欤否欤?

答:等觉照寂,妙觉寂照。一是摄用归体,一是从体起用;一是从因趣果,一是果后施化。请详味之。若云正觉,乃混说耳。

670.问:何谓三车?

答:羊车、鹿车、牛车。喻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法也。

671.问:何谓修多罗?

答:此佛典三藏之一,即经藏也。

672.问:《平等阁笔记》谓佛氏所谓不生灭,不增减者,乃指心理言,非指物质言也,其说然否?

答:此有二说:一切凡圣真如法身,本无生灭,亦无增减,若据圣智而说,理事本来不二。圣人称理而证,非特理无生灭增减,即物质亦无生灭增减也。若据凡情而言,足下所说者是也。《法华经》云:是法住法位,世间相常住,曰世间相,非物质而何!

673.问:苦行佛所不取,何以又取头陀行?

答:梵语头陀,此云抖擞。谓精勤克苦,抖擞尘劳,故迦叶尊者,以头陀而登禅宗始祖,幸勿作苦行会。

674.问:向上、向下、全提、半提有何义?

答:此是禅宗无义味语。不可用心识卜度,若以义路发挥者,错!错!

675.问:何谓生藏、熟藏?

答:此二藏,即人身中藏府之藏也。进饮食未化时,停积在藏,名生。既化已,停止之处名熟。孩子住胎时,正在此二藏之间耳!

676.问:由《楞严经》情想之说言之,则人似不可有情。由孝父母救众生言之,则人又不可无情,此理未能明白,请开示。

答:楞严以情想各有重轻而判六道升沉之报。须研究其情想之真面目,万不可将孝顺父母救度众生之心而援例之。以孝是敬心,救是悲心。此二种心,是出世之净善心数。《楞严》之情是爱,乃世间之染恶心数,安得同日而语哉?

677.问:何为“了生死”?

答:“了”,完了也。不复更受生死,为“了生死”。

678.问:金翅鸟如何?

答:梵语迦楼罗。翅翮金色,两翅相去三百三十六万里。头有如意珠,以龙为食,其王为八部鬼神之一。

679,问:何为八定?

答:色界四禅、无色界四定,合称八定。

680.问:“入流忘所”四字,不知如何解释?

答:语出《楞严经观音圆通章》。谓耳根外缘声尘为出流,返缘自性为入流。耳根为能缘,声尘为所缘。返缘自性,则忘却外尘。故曰忘所耳,缘声如此,馀五根缘馀五尘亦然。

681.问:何为种智?

答:佛智也。谓能通达一相无量相也。

682.问:凡研究一种科学,必有一种名词。故初学之人,每为名词所苦,而佛学为尤甚,敢问佛书中有无解释名词之专书?

答:解释佛学名词,原有大明三藏法数、教乘法数、及佛尔雅等书。若专释梵语名词者,有翻译名义集。

683.问:增上慢三字何义?

答:未得谓得、未证谓证、计少为多、计凡为圣,曰增上慢。

684.问:方便力三字何义?

答:方便梵语沤和,乃菩萨随缘应俗之法。方便善巧,堪能度世,故曰力。

685.问:何谓三明?

答:天眼明、宿命明、漏尽明也。

686.问:何谓华藏世界?

答:佛初成道,为一切法身大士说《华严经》,其时所住世界,重重无尽,各在莲华上分布安立。见《华严经》华藏世界品。

687.问:何谓四邪命?

答:不以正道养己生命,谓之邪命。一曰方口食,谓曲媚豪势通使四方。二曰维口食。谓种种咒术、卜算吉凶。三曰仰口食,谓仰观星宿。四曰下口食,谓种植田园和合汤药。(按种植田园、宜非邪命、然所种植或系害人身心之品,即是邪命矣。)

688.问:何谓安般?

答:安那般那,谓出入息也。依于出入息而修禅定,谓之安般。

689.问:有以血书《莲华经》者。果何意欤?

答:《莲华经》具云《妙法莲华经》。即《法华经》也。此经云:如来一切所有之法,如来一切自在神力,如来一切秘要之藏,如来一切甚深之事,皆于此经宣示显说,是故汝等,于如来灭后,应一心受持读诵解说书写,如说修行。又云。若有受持读诵,正忆念修习、书写是《法华经》者,当知是人则见释迦牟尼佛,如从佛口闻此经典,当知是人供养释迦牟尼佛,当知是人佛赞善哉,当知是人为释迦牟尼佛手摩其顶,当知是人为释迦牟尼佛衣之所覆,此书写之意也。至以血书者,为表求法不惜身命之意。《普贤行愿品》云:如此娑婆世界,毗卢遮那如来,从初发心。精进不退,以不可说不可说身命而为布施,剥皮为纸,析骨为笔,刺血为墨,书写经典,积如须弥,为求法故,不惜身命,则亦行佛之行也。

690.问:书写法华功德无量,则书写馀经亦应有功德,书写馀经有功德,则书写属于佛学诸书亦应有功德。鄙见如是,未知然否?

答:然。

691.问:顶礼释迦、弥陀二佛之时,要否设像?

答:不必定要设像,无像时,心想有像当前可也。

692.问:闻斋法每年以正、五、九三月,及每月初八、十四、十五、二十三、二十九、三十之六日。不食肉、饮酒。夫茹素而必规定日月,是何理由?

答:佛经有此规定。其故以此等月日,乃外道杀生祀天之日,佛欲化度此等外道众生,故立此制。

693.问:或云六斋修行。(即每月初八、十四、十五、二十三、二十九、三十,六日)其功德大于平时。其说然否?

答:月六斋日,是帝释四王检察人间善恶之期,假人于此六日肯持斋,又能诵经,功德自胜平时,持长斋者不在此例。

694.问:《阿含经》云:若当六斋日,奉时八戒一日一夜,福不可计,此何故欤?

答:《阿含》小乘部,但论世间俗人,若能于六斋日茹素,福既难量,又加之以奉持八戒,则其福尤胜,可知。

695.问:俗以修斋日念经,何意,并问一年共有若干修斋日?

答:斋日念经,与斋日持戒同。盖此日为天王巡察人间之期,所以邀福也。斋日每月六日。(初八、十四、十五、二十三、二十九、三十)每年三月(正、五、九)也。

696.问:过午不食,究是何意?

答:是表示不离中道之义。又天恒朝食,鬼畜晚食,佛制午食,令离三界之缘习也。

697.问:不作高广大床何意?

答:此沙弥十戒中第六条戒也。律云:比丘之床,高不过如来八指,过此则犯。况沙弥小众乎,唯恐骄恣心生,于道不利。

698.问:三归章句云:皈依法,不堕饿鬼。皈依僧,不堕旁生。请言其理由?

答:古人意取以三皈之上善,对治三途之极恶。此外亦无理由。

699.问:俗谓六月茹素,所以报母恩,信乎?

答:此说仆未尝闻。然若以茹素功德回向愿母往生极乐,此固足以报母恩,而不必定限六月时也。

700.问:仁者谓以茹素功德回向愿母往生极乐,窃恐区区茹素,未必能偿所愿。且已死之母,投生与否,均不可知,如已投生,更属无益,鄙见如是,未知仁者以为如何?

答:《观经》云: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,是为净业正因。茹素功德,正与之相应。不得以微善为嫌。至母之已否投生,虽不可知,然功德回向,均可作彼往生因缘,何谓无益?但肯诚心做去,功德决不唐捐,是圣言量,切勿怀疑也。

701.问:佛经谓以修持功德,为亲回向,令出五浊,或以修持功德,回施有情,亦可。夫功德一物,无形无迹,果谁为之经理耶?

答:以功德回施回向,全仗自己愿力,安用人为之经理耶?

702.问:五荤除葱韭蒜外,馀为何物?

答:按《戒本经》云:不得食五辛:大蒜、革葱、韭葱、兰葱、兴渠。则馀二为革葱兴渠。法《藏疏》云:革葱是山葱,北地有,江南无。兴渠,有说叶似野蒜,根茎似韭,亦名著咾子,江南有,北地无。又释:阿魏药,梵语名兴渠。

703.问:释家食胡椒、辣茄否?

答:食之。味虽属辛,然无臭秽气,不同五辛之辛,故得食也。

704.问:茹素人有不吃春菜、油菜及菜油者,是何理由?

答:此话乃外道盲传,全无理由,佛法中人,无此言句。

705.问:优婆塞五戒,以不杀生为首,诚以冤冤相报,终无了期也。然有事时,亲朋毕集。无事时,妻孥自由。纵具慈悲之心,难免暴虐之行,奈何奈何?

答:既受五戒人,自要随处留心,即有宿习浓厚,到得当面关头,不能制伏者,仍须过后大生惭愧,痛革前非。

706.问:每年放生月日?

答:放生原无定期,但遇见有遭害者,即可买放。若必欲定期,则可于佛菩萨纪念日、或父母生忌日、或自己生日,均可。如杭州西湖各寺,均以四月八日佛诞为放生日,是也。

707.问:我佛大慈大悲,普度一切,是固然矣。设有害人之人,如盗贼之类。害人之物,如虎豹之类。信奉佛教者,当用何法以处置之?

答:有道之士,降龙伏虎,大慈悲力,格及凶顽,亦寻常事。奚待处置。但力量不足者,不能感格降伏,唯有以慈悲心而处置之。

708.问:或谓黄鳝螺蛳黄蚬等物,放诸溪涧之中则死,以水太清故也。其说然否?

答:此种水族众生。有从清水来者,或自浊水来者,溪涧之水,似不宜放,既性质不问,则死无疑。

709.问:五净肉有“鸟残”二字,是否鸟之有残疾者?

答:否。谓鸟所食残者也。

710.问:水族中有乌力子鱼,性喜食鱼,可放否?

答:一切生灵,皆可买放。其功在能放之心,不在所放之境。

711.问:或谓买放生命,现世得长寿报,其说然否?

答:然!

712.问:欲免疫病,当用何法?

答:疫病之因多端,或以天时之不正,或以水土之不调,或以虫兽之传染,或以鬼魅之扰弄,或以咀咒之感召,然此皆是缘,而非是因。解救不患无术,慎寒暖,节饮食,兴居有度,清洁有方,祈禳必虔,医药必精,皆足以免之。若言其因,则此苦报,根于恶业。《优婆塞戒经》云:因杀生故,现在获恶色、恶力、恶名、短命。若人乐偷,亦得短命。若乐邪淫,寿命短促。然则疾病死亡生大苦恼,总是三恶业之所感报。故欲免疫病,须自检过,痛切忏悔,罪由心造,亦由心灭,恶因若消,苦果自无,而此疫病可以解除。然与其有病而忏,孰若忏于未病。今之人病且不知忏,必及既死而后请人为之忏,尚可及哉,是故一人之病,一人忏罪,多人之病,多人忏罪。疫病者多人之病也,谓宜建大道场,普为众生归命三宝,忏无量罪,七日梁皇。水陆道场。皆可施设。(但能如法虔诚。定可消灭灾障。)

713.问:弭盗当用何法?

答:宜教人坚持盗戒。所谓我不盗人物,人必不盗我物也。无如是缘,必无如是报。

714.问:求佛加护,当用何法?

答:勤修供养、礼拜、赞叹、忏悔、发愿等法,以及诵经、持咒、念佛等法,自然得佛常加护念。

715.问:初禅、二禅、三禅、四禅,同时依次并习乎,抑先习初禅,得初禅后,再习二禅乎?

答:初禅境界,为离生喜乐地。(离欲界也)二禅境界,为定生喜乐地。三禅境界,为离喜妙乐地。四禅境界,为舍念清净地。皆是舍前趣后工夫。自当得前修后,次第而进。若顿修、若渐修,则视根器而异,未可执一论矣。

716.问:或谓得彼四禅。即能轻举腾飞履水而行,信乎?

答:轻举腾飞履水而行,是神境通事。修禅定者,得神通,故能之。四禅禅境已深,宜有此事。

717.问:某于睡梦中遇恶梦,即念观音尊号不绝口,竟能脱险。此何理欤?

答:此即菩萨感应所致。

718.问:今庚十一月初八日戍刻,某于厨房忽触檀香气,何也?

答:闻檀香气,吉徵也。宜增信心念佛,此即鼻根见佛之意。

719.问:静坐时,觉真心静,则肉心亦随之而静,真心动则肉心亦随之而动,是否如此?乞开示。

答:真心本静,肉心亦本静。觉其有动静者,非上二种心,名为缘影心也。此心无体,故随尘影之缘而似有动静。其实非心,以尘影生,觉似有动,尘影灭,觉似有静。所谓即非动静,是名动静。

720.问:某当用功恳切时,恍如业尽情空,若间断数时,便依然故我。此何故欤?

答:《普贤行愿品》云:众生无量劫来所作之业,无量无边,若使罪业有体相者,尽虚空界不能容受。居士虽用功恳切,不过妄想暂息,岂真业尽情空耶?莫错会好!

721.问:睡卧后心静片时,即见异境现前,须臾即灭。又静又见,其状不一。某平日未尝参禅,而此事颇似入定之象,此何故欤?

答:若真入定,亦并无此像。以心与境一,故心外无境,境与心一,则境外无心。此等异境,皆由业识发现,未足为奇,凡所有相,皆虚妄也。

722.问:夜间当半醒半睡之时,恒有金光盘旋眼前,何也?

答:境从心生,心外无境,金光不从外来,犹是发于妄想,不过非作意而成耳。

723.问:某近年于睡眠不安时,灵魂即脱体跳舞,此何故欤?

答:此无他故,以日间不肯调伏妄想,但聚缘内摇趣外奔逸,《般若》云: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”。日间不想,夜即无梦耳,请试验。

724.问:梦中脱体之灵魂,是否前阴身?

答:梦从想成,原非离体,仍在现阴身中。

725.问:某近日就枕以后,尚未睡去,恒见光明,床内之物悉见,久久乃灭,何也?

答:居士宿种发明,般若内熏,所谓诚于中现于外,切勿为奇,休生喜著!

726.问:某夕梦中放光,色如灯光,光可数丈,何也?

答:光有邪正不同,既在梦中见,乃幻影耳,更不为奇。

727.问:吾人之业障,时轻时重,其轻时自觉万念都空,其重时自觉妄念如波而起。此何故欤?

答:过去作业不纯,现在受报各异。过去是种子,即今是现行;其种子冥伏,则现行不生;种子发生,则现行腾起。

728.问:某谓做梦即是灵魂脱体之铁证。然仆尝留意梦境,觉而思之,往往无其地、无其人、无其事,乃知做梦确系神经作用。与日间游思乱想无异。惟日间神志稍清,迥不如夜间恍惚无定耳。未识先生以为然否?

答:念虑之心,佛谓意识。意识有三种状态。与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等五识,同时缘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五尘境者,曰明了意识;缘病中错乱境者,曰乱位意识;缘影像境者,曰独头意识。此独头意识,又分三类:曰定中独头意识,缘定中境;曰散位独头意识,缘受所引色,(过去五尘)曰梦中独头意识,缘梦中境;此皆不与眼耳等诸识俱起,故曰独头。按此,则做梦正是独头意识作用。某先生指为灵魂脱体,彼灵魂脱体之灵魂界说,不知与意识之界说等否?脱体之体,但指眼耳鼻舌身等五根,不知亦兼五识而言欤?日间游思乱想,是散位独头意识作用,其缘境正与梦中类。足下谓确是神经作用,又不知神经之与意识何别?总之,言灵魂、言神经,乃彷徨于唯心唯物两边,不若言意识之为唯识了义也。(唯识谓识有二种功能:一为能觉,二为所觉。盖于哲学家唯心唯物之上。再寻一根源处。)至谓梦境无地、无人、无事,实不尽然,梦中之境,大约为日间所习者居多,所谓日有所思、夜有所梦也。亦有所梦者,为隔世事,为未来事,见于记载者,不尽诬也。若夫日间所为之事,以缘境简单。(但现前境)且习以为常,故若清爽而有序,返思梦境,以独头意识所缘复杂。(多过去境)且未习惯,故若恍惚无定耳。虽然,正在梦时,何尝以为恍惚无定,而若恍惚无定者,在醒时所觉则然,岂得据以论断哉?

729.问:夜中做梦,有奇验者、有全无道理者、亦有似是而非者,虽百思莫得其故。请详细开示,以释我疑?

答:梦时心识昏迷,以迷心所现之境皆幻也。我辈凡夫,在梦时固梦也,在觉时亦梦也。无明大梦,虽十地等觉诸大菩萨尚在梦中,犹未醒也。唯佛一人,堪称大觉。所以梦中之境,全属非量,以独头意识自缘之境乃非比二量。有何道理可论,唯奇验之梦,亦宿因所致,乃休徵发于神识之中耳,

730.问:某近日于睡醒后恒见光明有如白昼。约逾十馀分钟而后灭,然所见往往非床内之物,不知何故?

答:凡真实恳切用功人,往往见有异境,切不可生奇特想。足下所见之光,想是般若缘深,功用逼出,此在醒后未起分别已前显露,至粗想起时即息灭也。未足为奇。《楞严经》云:“不作圣心,名善境界,若作圣解,即受群邪。”不可不慎!

731.问:前人有诵经时得舍利者,亦有刻经时得舍利者,不知何故?

答:经本诸佛法身舍利,其所得者,乃精诚之极,即所谓感应道交也。

732.问:智光、心光,同欤?异欤?

答:不二也。在凡为心光,在圣为智光。

733.问:身光、音光,同欤?异欤?

答:不一也。身是内色,音是外色。色是心之影相,凡有光相,皆由心发现也。

734.问:一子成道,九祖超升,其理云何?

答:成道则自利利他,功德具足,众生且将度尽,又何论乎九祖?

735.问:成道后,何以能永离生死?

答:一切众生,从无始来,自性清净心,为无明所染,起诸妄想,现妄境界,执著不舍,造业受报,故长在生死。但无明无体,依心而住,成道以后,无明已尽,心体不灭,本来常住,超诸生死,故能永离。《圆觉经》有“如销金矿,金非销有;既已成金,不重为矿”之语。可深思之。

736.问:俗云得道之僧,无病而死,然欤?否欤?

答:是固有之,而不尽然。盖得道僧,洞明自性不生不灭之理,视生死犹来去耳,又何痛苦之感,故虽病而亦不为病困也。

737.问:成道之优婆塞,如傅大士、庞居士等,谅必有传记,祈即示知,以便购置一部,奉为模范。

答:此意甚盛,扬州刻本,有居士传四册,可向金陵刻经处或其他法物流通处购请。

738.问:仁者函中姓名下,常写和南合十等字样,不知何意?

答:和南梵语,此云礼拜,或云稽首。合十即合十指之意,谓合掌也。合掌是天竺一种敬礼。

739.问:南无二字,是否佛在西方之意?

答:不然。“南无”是声,非义。梵语亦作曩谟,义谓归敬,或归命,或归依也。诵时当作官话音。至佛在西方之说,亦非。若以世界论。则十方世界莫不有佛,岂得谓独在西方乎?若以一四天下论,则佛生天竺,为南瞻部洲,正是南方有耳。又佛身自在,有恳切请念者,即化现其前,则又何方无之乎?夫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,极乐世界在此土之西,盖以阿弥陀佛适在西方,不可谓佛定在西、及西方唯有阿弥陀佛也。

740.问:唐玄奘往天竺取经,随行者有孙行者、猪八戒诸人,取心经一卷而还,未知果有其事否?

答:此演义小说,全不足凭。欲知奘师西游事迹,观《慈恩三藏法师传》可也。(每部二本)

741.问:何谓浴僧?

答:佛制僧浴日期每月之初八、十四、二十三、三十是也。

742.问:古德讲经,天为雨花,有之乎?

答:南京聚宝山,古称雨华台,是云法师讲经处。

743.问:修行功德,依境遇之胜劣而异,乱世修行,其功德必多于治世,鄙意如是,未知然否?

答:见得不错。

744.问:先德有言,神通妙用,不如阇黎。阇黎二字,不知如何解释?

答:梵语阿阇黎,此云轨范师,即正知正见之出家人。昔仰山与罗汉路上同行。一到水边,无船可渡,仰山于岸上待之,罗汉云立此何为?曰待船,曰要船作么?说毕即于水上坦然而去。仰山呵云:这自了汉。神通虽有,说法须让老僧。彼乃于隔岸五体投地。故先德云不如者以此。

745.问:经称一人出家,波旬怖惧,敢问波旬何故怖惧?

答:梵语比丘,华言怖魔。谓若人出家,能了生死,即出魔界。波旬惧眷属减少,所以惊怖。

746.问:何谓“龙天推出”?

答:此谓抱道衲僧,不肯潦倒住持,必待机缘熟时,众人三请不已,自感护法善神天龙八部拥而出之,故曰推出。

747.问:经言世尊成正觉时,普见一切众生成正觉,不知如何解释?

答:世尊以眼观之,无非佛境,故见众生本来是佛。

748.问:《竹窗三笔》谓居士不宜著三衣,其说然否?

答:三衣皆福田衣也。出家受具足戒名僧宝,可著。居士须受优婆塞戒,可著钵咤衣。(即无条相之缦衣)未受五戒之居士,缦衣尚不能著,况三衣乎?

749.问:世尊一日升座,大众集定,迦叶白佛曰,世尊说法竟,究是何意?

答:教他向未开口已前荐取。

750.问:何谓解第一义?

答:了万法惟是一心,心外无法,是谓解第一义。


生死书 回到顶部